炭火盆里的火星噼啪作响,将几人脸上振奋的神采映得忽明忽暗。那张画着宏伟蓝图的宣纸,在缺了角的旧木桌上,像一封写给未来的战书,每一个字都透着滚烫的温度。
何平安激动得脸颊通红,他看着图纸上那规划得井井有条的作坊,仿佛已经闻到了“汉寿烧”
浓烈的酒香,看到了“龙须粉”
换回来的、沉甸甸的银锭。
“姐,姐夫,事不宜迟,我明日一早就去丈量城郊那片官府的荒地,把新作坊的地界先定下来!”
他站起身,来回踱步,一刻也等不了,“招工的告示也得立刻就贴出去,石磨和蒸笼,我这就去找县里最好的钱师傅,让他连夜赶制!”
“慢着,”
何青云抬手,将他按回凳子上,语气沉稳,“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事得一步一步来,不能乱了章法。”
她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开始有条不紊地分派任务:“平安,你的要任务,是把县衙的公文做好。”
“建新作坊,是利民的大好事,你要写一道条理清晰的文书,将作坊的规划、招工的章程、以及未来对汉寿县的好处,都写得明明白白,昭告全县。”
“我们要做的是正经生意,不是小打小闹,官府的章程一步都不能少。”
她又转向李重阳:“重阳,这摊子铺得大,银钱上的事最是关键,咱们带来的银子也就二百两,建新作坊,买地、买料、工钱,处处都要花钱,这点钱是远远不够的。”
李重阳点点头,眉头微蹙:“我明日就回一趟京城,把聚香居和温泉庄可用的流动资金取出来一部分,五百两不成问题。”
“不用,”
何青云摇摇头,她早就想好了对策,“我这里还有些体己钱,一直没动用,明日你陪我走一趟客栈,把藏在箱子底的银票取出来,凑足一千两,先投入到作坊的建设里去。”
“这笔钱,就算是我们姐弟三人,投给汉寿县的第一笔生意本金。”
刘雨兰听得心惊肉跳:“一千两?青云,这要是赔了……”
“娘,您放心,”
何青云握住母亲粗糙的手,掌心的温度让她心里安稳,“开门做生意,就没有稳赚不赔的。”
“但我们现在做的,不只是生意,是给汉寿县几万百姓挣一条活路,这笔投入,怎么算都亏不了。”
她的目光最后落在凌煕和何远星身上:“凌姐姐,远星,新作坊建起来,人手众多,防疫和工人们的日常小病小痛,就得辛苦你们了。”
“我打算在作坊旁单独辟出一间屋子做医务室,平日里就由你和远星坐镇,工人们要是有个头疼脑热,也能及时看诊,药费从工坊的账上出。”
凌煕清冷的眸子里泛起一丝暖意,微微颔:“这是善事,我义不容辞。”
何远星更是挺直了小腰板,用力点头:“姐姐放心,我一定跟凌姐姐好好学,把大家的身子都照料好!”
一夜之间,这小小的县衙后院,就成了一个高运转的指挥中心,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热火朝天地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忙碌。
第二日清晨,县衙门口的告示栏前,一张盖着县令大印的崭新告示,再次引爆了整个汉寿县。
“建新作坊?比之前那个大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