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把菠萝递过去,又从布包里掏出个小袋子:“这是我晒的陈皮,泡酸梅汤时放两片,解腻。”
邢成义蹲在地上削菠萝皮时,听见前厅传来张师傅的声音。张师傅最近多了个新活儿——每天上午教街坊的孩子雕胡萝卜花。今天围在展台边的是三个小姑娘,最小的那个捏着胡萝卜,连刻刀都握不稳,张师傅就握着她的手,一点点刻出花瓣的形状:“别急,就像给面团捏花边,得顺着劲儿来。”
“张师傅,昨天那个老先生又来了!”
服务员掀着门帘喊。是上周说八宝菠萝饭像bJ味道的老先生,手里拄着拐杖,身后跟着个穿西装的年轻人。张师傅赶紧迎过去:“李老,今天想吃点啥?我刚雕了条冬瓜鱼,给您留着呢。”
李老往展台前一站,指着新摆的“翡翠白玉汤”
问:“这是啥?上周来还没见着呢。”
“是李姐新琢磨的,”
张师傅笑着解释,“用嫩豆腐和菌菇煮的,上面撒了点青菜碎,看着像翡翠白玉。”
他朝后厨喊了声,“李姐,给李老来碗热乎的!”
李老的孙子在旁边掏出手机拍照,镜头对着酸儿辣女的菜牌:“爷爷,上周我把这菜名到朋友圈,好多人问在哪呢。”
李老敲了敲拐杖:“别总玩手机,尝尝人家的手艺——比你妈做的素斋用心。”
正说着,后厨突然传来“哐当”
一声。邢成义跑进去,看见小林蹲在地上捡摔碎的碗——是刚蒸好的菠萝饭,连碗带饭摔在地上,糯米滚得满地都是。
“没事吧?”
邢成义赶紧扶他起来。小林的手被瓷片划了道小口子,眼圈红着:“刚才想快点端给客人,没注意脚下……”
“碎碎平安,”
李姐拿了创可贴过来,一边给小林包扎一边说,“我上周还摔了个汤勺呢。”
她蹲下来,把没沾土的糯米捡进碗里,“这糯米还能吃,等会儿蒸成米糕,给孩子们当零嘴。”
张师傅也走进来,看了眼地上的碎片:“碗碎了再拿新的,别慌——当年在金沙食府,我给客人上鱼,手滑把整盘都扣在桌子上,叶总就说‘大不了再做一份’。”
他拍了拍小林的背,“去前厅歇会儿,这里我来收拾。”
小林捏着创可贴出去时,正好撞见王经理带着南门店的服务员来送东西。是新做的桌布,蓝底白花,和李姐晾在槐树下的围裙一个花样。“这是南门店的裁缝做的,”
王经理指着桌布上的图案,“这莲花是照着你们展台的冬瓜鱼绣的,好看不?”
“王经理,你们咋总来送东西?”
邢成义擦着桌子问。
“叶总说了,咱们是一家人,”
王经理往灶台上放了袋茶叶,“这是南门店新到的茉莉花茶,客人等位时能喝。对了,下周南门店有个素食节,叶总让你们去出个展台,就带酸儿辣女和冬瓜鱼,保准火。”
李姐突然从蒸箱里端出个盘子:“王经理快尝尝!我用小林摔的糯米做了米糕,加了点桂花。”
米糕白白嫩嫩的,上面撒着金黄的桂花,王经理咬了口,眼睛亮起来:“比南门店的点心还软!回头教我徒弟做做呗?”
正说着,门口的风铃响了——是李姐的儿子用槐树叶做的,挂在门帘上,有人进来就“叮铃”
响。进来的是个抱着婴儿的妈妈,刚坐下就说:“要一份酸儿辣女,少放辣,再要份翡翠白玉汤,别放香菜。”
“您是上周来的吧?”
邢成义记起来了,上周这妈妈来吃饭,说宝宝对香菜过敏。他特意在菜单上做了记号,用红笔圈着“不放香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