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把讲义放进皮质文件夹时,指尖蹭到了边缘的磨损处——这文件夹跟着她快十年了,边角磨得亮,却被保养得干干净净。她抬头看见学员们还没动身,有人正低头在笔记本上记,有人举着手机对着白板拍照,便又坐回讲台边的椅子上,像聊天似的开口:“既然大家还有兴致,我再讲几个‘反常识’的案例吧。这些场景看着棘手,其实藏着转机,就看你能不能抓住。”
她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泛黄的菜单复印件,是金沙食府十年前的老菜单,边角有咖啡渍的痕迹。“这是我当领班那年的菜单,当时有道招牌菜叫‘古法煨鸭’,要提前三个小时煨,每天限量十份。有天晚上七点,最后一份刚上桌,有个穿西装的男人走进来,直接跟我说‘我预定了古法煨鸭’。我查了预定记录,根本没有他的名字,正想解释,他掏出手机翻出一张照片——是前一天他朋友在咱们这儿吃煨鸭的朋友圈,配文说‘金沙食府的煨鸭绝了,明天带客户来’。”
“他皱着眉说‘我特意推了别的饭局,就为了带客户吃这道菜’,旁边的客户已经开始看表了,明显有些不耐烦。这时候要是说‘不好意思,您没预定,卖完了’,等于直接砸了他的面子。”
李湘的指尖在“古法煨鸭”
四个字上敲了敲,“我当时让同事先给两位倒了杯热茶,跟客户说‘您朋友真有眼光,这煨鸭是我们老板从老家学的手艺,每天就煨十份,多一份都出不了那味儿’,先把客户的期待稳住,再转头对那位先生说‘您看这样行不行?煨鸭确实没了,但我让后厨给您做道‘松茸炖鸡’,用的是同个砂锅、同个火候,只是把鸭换成了散养土鸡,鲜味一点不差,而且这道菜平时不对外卖,是给老员工加餐的,今天算我给您开个特例’。”
她笑了笑,补充道:“我特意让后厨在砂锅边摆了片柠檬,端上来的时候说‘这道炖鸡得挤点柠檬汁去腥味,是我自己琢磨的吃法,您尝尝看合不合口味’。那客户尝了第一口就说‘这鸡比我上次在五星酒店吃的还鲜’,后来那位先生不仅成了常客,还介绍了好几个企业客户来办团建。”
她把菜单复印件传给学员们看,“记住,顾客带着期待来,要是期待落了空,光说‘抱歉’没用,得给他们一个‘新的期待’——哪怕这期待不是他们最初想要的,但只要够特别、够用心,一样能让人记住。”
有个扎马尾的女生举手:“李老师,要是遇到那种故意找茬的呢?比如明明菜没问题,却非说吃坏了肚子,还在大厅里大声嚷嚷,就想讹钱。”
这个问题让教室里安静了不少,显然很多人都遇到过类似的事。李湘点点头:“这种情况确实棘手,我在金沙食府就遇过一次——有个男人吃完饭后捂着肚子说‘你们的菜不干净,我现在肚子疼’,他同行的两个人还拿出手机拍视频,说要‘曝光’我们。当时正是饭点,周围几桌客人都停下筷子看过来,我要是慌了,场面就彻底失控了。”
她站起身,模仿着当时的语气和动作——脊背挺得笔直,声音平稳却清晰:“我先走到他身边,没凑近(保持适当距离,避免让对方觉得被冒犯),说‘先生您不舒服,肯定得先顾着身体。我已经让同事打o了,医院就在隔壁街,五分钟就能到,到时候做个检查,要是真跟我们的菜有关,所有医药费、误工费我们全承担,绝不推卸责任’。然后我转向拍视频的两个人:‘你们拍视频没问题,但最好把我刚才的话也录进去——我们愿意配合检查,也愿意承担责任。不过要是检查出来跟我们没关系,这视频要是出去,对我们店造成影响,我们也得走法律程序维权,这一点还请你们体谅。’”
“那男人听到‘o’和‘法律程序’,捂肚子的手明显松了松。我接着说‘其实您要是有别的需求,咱们可以去办公室谈,没必要在这儿耗着——您看周围这么多客人,耽误大家吃饭多不好’。”
李湘摊了摊手,“最后他们没等o来,说‘算了,可能是刚才喝了冰啤酒闹的’,灰溜溜地走了。”
她走到白板前,在“真诚”
旁边加了两个字——“底线”
:“对顾客要真诚,但不能没底线。遇到明显讹诈的,先表明‘愿意解决问题’的态度,再不动声色地亮明底线——比如‘配合检查’‘走法律程序’,大部分人心里没底,听到这些就会退缩。记住,你越慌,对方越嚣张;你越稳,对方越没底气。”
太阳慢慢落到操场尽头的白杨树后面,李湘看了眼手机,说:“最后讲个暖心的案例吧,也算给今天的课收个尾。三年前冬天,有个老奶奶每天下午三点都来店里,不点别的,就点一碗阳春面,坐在最角落的位置,慢慢吃到五点才走。有次我值中班,现她总把面汤喝得干干净净,就过去问‘奶奶,我们的面是不是太淡了?要不要加点盐?’,她笑着说‘不淡,就是年纪大了,喜欢喝热汤暖身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来我让后厨给她煮面时多卧个荷包蛋,端上去的时候说‘奶奶,今天面煮多了点,您帮我们多吃点,不然浪费了’。她一开始不肯要,我说‘您要是不吃,我就得自己吃掉了,我最近在减肥呢’,她才笑着把蛋吃了。”
李湘的声音软了下来,“连续一个月,我每天都让后厨给她加个蛋,她也每天来。直到有天她没来,我还挺担心,结果第二天她来了,手里攥着个布包,打开是双棉鞋,说‘这是我给孙女做的,她穿太小了,看你每天站着,脚肯定冷,你试试合不合脚’。”
她低头笑了笑:“那双鞋我现在还留着,有点挤脚,但冬天穿特别暖。其实前厅工作就是这样——你对顾客的好,哪怕只是一个荷包蛋、一句关心,他们未必会立刻回报,但总会记在心里。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在应付‘刁难’,其实是在和顾客慢慢建立联系——可能是一次顺利的化解,可能是一次温暖的互动,这些联系攒多了,就成了别人抢不走的口碑。”
教室里静悄悄的,没人说话。邢成义低头看着笔记本,上面记满了李湘讲的技巧:“先共情再解决”
“给顾客台阶就是给自己出路”
“亮底线时要稳住”
……但他记得最清楚的,是李湘讲老奶奶和棉鞋时,眼里的光。
李湘站起身,把文件夹合上:“今天的课就到这儿了。技巧能帮你们应付眼前的问题,但真心才能让你们在这个行业走得远。明天我会带你们去模拟餐厅实操,到时候可别只记着步骤,忘了带着心去做。”
她走出教室时,夕阳刚好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穿过操场,和远处宿舍的灯光连在一起。邢成义和学员们陆续走出教室,有人还在讨论刚才的案例,有人低头翻看笔记,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种不一样的神情——那是从“觉得应付顾客是负担”
,到“现其中有学问、有温度”
的转变。
邢成义摸了摸口袋里的笔记本,突然开始期待明天的实操课了。他想起李湘最后说的话:“人心没有固定流程,但真诚永远是最好的通关密码。”
或许前厅工作最难的不是应付一百种刁难,而是在第一百零一种刁难面前,还能保持那份愿意去理解、去温暖别人的真心。操场的晚风带着草木的清香吹过来,他深吸了一口气,觉得脚步都轻快了不少——原来一场好的培训,不只是教你怎么做,更能让你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
第二天一早,邢成义特意提前十分钟到了模拟餐厅。这里完全复刻了金沙食府的前厅布局,红木餐桌擦得锃亮,靠窗的位置摆着仿真绿植,连墙上挂的水墨画都和李湘昨天展示的照片里一模一样。他刚找了个角落的位置站定,就见李湘推着一辆餐车走进来,餐车上摆着托盘、菜单、湿巾,甚至还有几个装着彩色气球的网袋。
“今天咱们实战演练,我来当‘麻烦制造者’,你们轮流当服务员。”
李湘拿起一个写着“号桌”
的号牌递给邢成义,“从你开始,先熟悉下流程——引位、递菜单、点餐,记住,我会给你‘加戏’。”
邢成义深吸一口气,走到模拟餐厅门口。李湘挎着包走过来,故意停在门口东张西望,脚边还放着个半开的购物袋,露出里面的水果和零食——这是在模拟“带了外带食物”
的顾客。邢成义想起昨天讲的“共情铺垫”
,立刻上前一步:“阿姨您好,看您买了不少东西,是不是刚从菜市场过来?我们店里有寄存柜,您要是不想拎着购物袋吃饭,我先帮您存起来?”
李湘挑了挑眉,没接话,反而指着靠窗的位置:“我要坐那里。”
邢成义刚想说“那里是空的”
,就见李湘突然捂住胃:“不过我刚才吃了凉水果,现在有点胃疼,能不能先给我杯热水?”
这突如其来的“状况”
让邢成义愣了半秒,但他很快反应过来,扶着李湘的胳膊往座位走:“您先坐下歇会儿,我这就去给您倒热水,再让后厨给您拿袋苏打饼干——空腹喝凉的容易不舒服,垫点东西能好点。”
他没直接问“您要不要点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