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先把“胃疼”
这个需求解决了。
李湘接过热水杯时,眼里露出一丝赞许:“不错,没被突然的状况打乱节奏。但接下来更难——我现在要点餐了。”
她翻开菜单,手指在页面上划来划去,“你们这菜怎么这么贵?一盘炒青菜要二十八?我昨天在菜市场买一把青菜才三块钱。”
邢成义想起“强调价值而非对比价格”
,笑着说:“阿姨您懂行,菜市场的青菜确实便宜,但我们这菜是今早刚从郊区农场运过来的,没打农药,洗的时候还特意去了老根,只留最嫩的部分。而且我们师傅炒青菜用的是茶油,火候一到就出锅,脆生生的,您要是点一份,我让师傅少放调料,吃着跟家里炒的一样清爽,说不定比您买回家自己炒还划算——毕竟您不用自己洗、自己炒,吃完还不用刷锅呢。”
这番话逗得旁边观摩的学员都笑了,李湘也放下菜单:“行,那就来份炒青菜。对了,我不吃葱蒜,一点都不能放;油要少,盐也要少;炒完别用瓷盘装,给我换个不锈钢碗——我家里都用不锈钢碗,瓷盘滑,我怕拿不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连串的要求像连珠炮似的抛过来,邢成义没露出不耐烦,反而掏出笔在点菜单上一一记下:“葱蒜不放、少油少盐、换不锈钢碗,我都记下来了。另外我多问一句,您是不是平时肠胃不太好?我们有个山药排骨汤,炖得特别烂,没放调料,就放了点姜去腥味,您要不要试试?喝着暖胃。”
李湘终于笑了:“过关了。”
她站起身对所有人说:“刚才邢成义做得最妙的一点,是把‘挑剔’当成了‘了解顾客的机会’——从‘胃疼’想到‘苏打饼干’,从‘怕瓷盘滑’想到‘肠胃可能不好’,这就是‘同理心’的进阶用法:不只是应付眼前的要求,还要琢磨对方没说出口的需求。”
接下来的演练里,李湘把昨天讲的场景全演了一遍:扮演“喝醉的顾客”
,故意把酒杯碰倒在桌上;扮演“带小孩的妈妈”
,让“孩子”
(用玩偶代替)把果汁洒在椅套上;扮演“对菜品挑刺的老人”
,说鱼香肉丝里的胡萝卜切得太大,咬不动。
有个叫小美的女生遇到“老人嫌胡萝卜太大”
时,直接说“那我让后厨给您切小点”
,李湘却摇头:“老人说‘胡萝卜太大’,可能不只是‘嫌大’,而是觉得‘你们没考虑到我牙口不好’。你应该说‘爷爷您提醒得对,我刚才没注意您牙口不方便——这样吧,我让后厨把胡萝卜切成小丁,再炖软一点,您吃着不费劲;另外我再给您盛碗小米粥,熬得稠稠的,配着菜吃正好’。”
小美红着脸点头时,李湘又补充:“前厅服务就像拼图,顾客说的话只是拼图的一角,你得自己把剩下的角拼出来——他为什么这么说?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拼对了,自然能说到他心坎里。”
中午休息时,学员们围坐在模拟餐厅的餐桌旁,没人玩手机,都在聊刚才的演练。邢成义现,大家讨论的不再是“怎么应付刁难”
,而是“怎么让顾客更舒服”
——有人说以后遇到带小孩的顾客,要主动递宝宝椅和围兜;有人说要记住常来的老人喜欢喝温茶,年轻人喜欢加冰。
下午的演练难度升级,李湘请了几个培训基地的工作人员来当“神秘顾客”
,不提前说场景,直接进店“找茬”
。有个穿夹克的工作人员一进门就说要找经理,说上周在店里吃饭时,服务员把他的外套弄脏了,到现在没给说法。
负责接待的是那个戴眼镜的男生,他没慌,先请对方坐下,倒了杯茶:“先生您先别急,外套弄脏了肯定得给您解决。您记得是上周几来的吗?穿的什么颜色的外套?弄脏的地方是袖口还是后背?我现在就调监控查,要是确实是我们的责任,干洗费我们出,要是洗不干净,该赔偿多少就赔偿多少。”
他一边问一边记,条理清晰,最后还说“要是您今天着急走,留个联系方式,我查到后第一时间给您打电话,保证不耽误您事”
。
那工作人员走后,李湘拍了拍手:“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姿态’——顾客要的不是你立刻给出答案,而是看到你有解决问题的诚意和办法。哪怕你当下解决不了,只要让他觉得‘你在为他操心’,大部分人都会愿意等。”
最后一场演练结束时,夕阳把模拟餐厅的窗户染成了金色。李湘让大家围过来,手里拿着一沓卡片:“这是金沙食府老顾客的‘偏好表’,上面记着谁不吃香菜,谁喜欢靠窗位,谁对酒精过敏。你们觉得这些信息是怎么来的?不是顾客主动说的,是服务员一次次观察、记下来的——有人现顾客总把香菜挑出来,就记下来;有人看到顾客总摸腰,就知道他可能不能久坐,主动给靠垫。”
她把卡片分给大家:“前厅工作,最高级的技巧不是‘应付刁难’,而是‘提前避免刁难’。当你足够了解顾客,知道他们的习惯和偏好,很多‘刁难’根本不会生。就像老熟人见面,你知道他不喝冰的,直接递温水,自然不会有矛盾。”
邢成义看着手里的卡片,上面有一行小字:“张阿姨每周三来,带孙子,要宝宝椅,喜欢番茄炒蛋少放糖。”
他突然明白,李湘讲的不只是服务技巧,更是怎么把“陌生人”
变成“老熟人”
——不是靠套路,而是靠用心。
离开模拟餐厅时,邢成义看到李湘在和工作人员收拾东西,她拿起那个装气球的网袋,递给旁边一个帮忙的小姑娘:“这个你拿着吧,下次有带小孩的顾客,用得上。”
小姑娘笑着接过去时,邢成义突然觉得,所谓“专业”
,或许就是把每一个细节都记在心里,把每一个顾客都当成需要用心对待的人。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笔记本,今天没记太多技巧,只写了一句话:“比应付刁难更重要的,是让顾客觉得被用心对待。”
明天的课要讲收银和投诉处理,他突然一点都不觉得难了——只要带着心去做,再难的事也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喜欢一生走到老请大家收藏:dududu一生走到老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