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完卤料,三人继续闲逛。逛街没有目的,就是到处看看。和喜欢的人一起,怎么都不会觉得无聊。
晓霞吃着豆沙包子,腮帮鼓囊囊地慢慢咀嚼,开心极了。钱旭和巧云都不饿,没买东西吃。午饭必是满桌佳肴。
“你们在这里等我一下,帮妈买些东西。”
巧云突然说。
“好。”
钱旭带着晓霞在附近玩耍。
没多久巧云就回来了,三人继续往前走。不知不觉间,他们来到了青石乡的庙会。这里有杂耍,有戏班子,热闹非凡。
钱旭和巧云停下来看表演。围观的人很多,挤挤攘攘的。只见一个壮汉胸口碎大石,脖子顶钢筋,弯钢筋,引得阵阵喝彩。
该付账时,掏钱的没几个。晓霞拿着巧云给的一毛钱丢进去,换来连声感谢。其他人大多给一两分钱,一毛钱已是天价。
看完杂耍,又看了会儿花鼓戏。晓霞对这些不感兴趣,他们很快就离开了。
“我押左边的,一个球。”
“我赌在右边,两个球。”
前面一个摊位围了很多人,吆喝声此起彼伏。摊位上只有一张桌子,顶部倒扣着三只碗。摆摊的长褂男子笑眯眯地看着众人押注。
“这是干什么的?”
巧云好奇地问。
“这招叫神偷手,是赌博的把戏。”
钱旭解释道。这种把戏在现在的时代是手艺人的独门绝活。但在互联网时代,众所周知的事,不过是障眼法。
他带着巧云和晓霞远远地看了一会儿。母女俩看得目不转睛,毫无瑕疵可寻。一看就是老师傅,技术相当娴熟,就连钱旭也看不出端倪。
不过他知道原理,给巧云讲解了一番。
“原来是这样!”
巧云恍然大悟,“我说怎么这么神奇,球早藏进袖中。”
“所以这些下注的人注定赢不了。”
钱旭笑道。这种把戏也就这个年代还能骗人。
“你咋晓得的?”
巧云好奇地问。
“见过变戏法的,喝多了跟我说的。”
钱旭眨眨眼。
逛完了庙会,日头越升越高,天气炎热起来。三人也没了继续逛的兴致,准备往回走。
经过小商品一条街时,钱旭余光瞥见一件东西。那是一盏香炉,通体暗铜色,形似高脚杯。炉盖呈圆锥形,高而尖,宛若青山叠嶂。刻有祥云瑞兽,部分地方带着青绿色的颜料,做工相当考究。
“这应是博山香炉?”
钱旭问道。博山炉是古人焚香用的器具。先人爱点香净身,一般都用这种炉子。
摊主是位老者,香炉旁边摆着几只精美餐具,还有些器皿。老汉衣着朴素,脸上布满皱纹,一看就是个农民。
“我不清楚。”
老汉摇头,“祖传的老物件,前阵子地窖里挖出来的。年代无从考究,你买不买?”
钱旭拿起瓷碟瓷碗看了看。缺少署名和印记,青花纹饰显示,应该是青花瓷。
“多少钱?”
他指着博山炉问道。想弄些香末驱蚊。这些餐具他也中意。乡下常有老古董,收古董的都下乡淘货,看不起乡下人见识少,不懂价值。
老汉看了他一眼:“炉子三块钱,碗碟统统一块。年代我也说不准,放家里没用,看中就带走。”
钱旭反复端详,最后把博山炉和三个完好的青花瓷碟、四个小碗全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