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打算买这许多?”
巧云有些担心。普通碗几角钱的事,这也太贵了。
老汉似乎怕钱旭反悔,指着几只缺口餐具道:“你要是都买了,余下的随你拿。”
“买了吧,你给钱。”
钱旭对老婆说。他满不在乎,即便是新货,这个价格也不算亏。
“你赚的钱,你想好就行。”
巧云掏出钱包,掏出一张十元。
“哈哈,谢谢了。用棕叶给你打包。”
老汉笑着用柔软的棕毛把东西包好,放进布袋递给钱旭。
买完东西,钱旭带着老婆快步离开,朝岸边走去。
“你把这些当古董了?”
路上巧云问道。
“是啊,回头找人鉴定一下。不过十块而已,是真是假都行。”
钱旭笑了笑。现在他也算是个小有身家的人了,冒这么个小险无妨。
“你开心就好,祝你好运。”
巧云眨眨眼,“不过我觉得那老头像骗子。”
“哈哈,找识货的看看便知。”
钱旭笑道,“小地方应该没人玩套路,要是被骗那只能说明这东西有问题。”
正说着,一条船飘了过来,问他们去不去杨柳村。两人便上了船。船夫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一路上默默地划着船,只有河水拍打船舷的声音。
“夜晚乡镇好不热闹,奈何距离遥远。”
坐在船上,巧云有些遗憾地说。
“改日再说吧。”
钱旭摊手。这确实没办法,住在乡下就会有诸多不便。
回到杨柳村已经十一点了。全村炊烟袅袅,中秋佳节农家必有丰盛午宴。
赏月这种事也只有文人雅士才会做,庄稼人瞧两眼就打盹,第二天还要干农活。
过完中秋节,钱旭和巧云也准备回家了。
临行前,孙父神神秘秘地把巧云叫过去,貌似给了她什么东西。
二人出后,钱旭扭头看向巧云,目光中带着几分好奇:“爸给的是什么?”
巧云从口袋里掏出那枚银币,轻轻吹了吹上面的灰尘。银币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传来悦耳的回音。她的动作轻柔而小心,仿佛在对待一件珍贵的宝物。
“袁大头?”
钱旭眼睛一亮,身子不自觉地向前倾了倾。
这东西在这个年代虽然算不上什么稀罕物,但也能卖个十几二十块钱。只是农村人大多没有门路,往往会把它熔了打饰。想到这里,钱旭不禁有些惋惜地摇了摇头。
“对。”
巧云脸上露出温柔的笑意,“我爸手里有几枚,一直藏着。这次大概是因为我们回去给他长了面子,现在在村里可神气了。”
说着,她的眼中带着一丝得意。
钱旭接过银币,手指轻轻摩挲着币面。乡下出品必属天然,十有八九是真品。他仔细看了看年份,是民国八年的,属于比较普通的那种。
“不错,给晓霞留着吧。”
他把银币还给巧云,语气中带着几分慎重。这宝贝存放时间越长价值越高,就当给女儿留个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