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主冷着脸,“射完再收箭。”
“确定不取?”
“有胆量就来试试,没本事就走!”
摊主梗着脖子。
钱旭不再多言,砰砰砰又是三箭。箭矢交错,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把玉簪子拿来吧。”
摊主极不情愿地取下玉簪递过来,脸色难看得像是吃了黄连。
钱旭仔细端详玉簪。簪子通体洁白,尾部雕刻着一只凤凰,羽毛纹路清晰可见。隐约带着一抹青色,内部有些棉,确实是玉簪,估摸着值个十来块钱。
他转身将簪子插在巧云的髻上。今日她梳着高马尾,但并不影响簪子的美感。青玉与黑相得益彰,衬得她肤色更加白皙。
“好看。”
钱旭由衷赞叹。
巧云脸颊微红,人多眼杂,她有些不好意思。摘下簪子看了看,又重新插了回去。
“还有八根箭,你还想要什么?”
钱旭转向摊主。
“算了吧,”
巧云拉了拉他的袖子,“给晓霞射两个玩具就行。摊主也要养家糊口。”
“我起初也这么认为。”
钱旭笑了笑,“不过这老板刚才态度太硬气,再来三元钱的。”
摊主脸色铁青,挤出笑容:“哥,我叫你哥了。我错了,再挑八件带走吧。”
“不用,我自己射。”
一连五箭,钱旭给晓霞赢了两个棕榈叶青蛙,两个鲁班锁,手工木制玩具车。剩下三根箭,他直接送给了旁边一个十岁的小男孩。
“谢谢叔叔!”
小男孩兴奋地道谢,眼睛亮晶晶的。
离开射箭摊,三人继续在集市上闲逛。阳光渐渐变得毒辣,但丝毫不影响集市的热闹。
“老婆,来玩个套圈圈?”
钱旭指着不远处的摊位问道。
“不玩,我套不中。”
巧云摇头。她对这种赔钱的游戏没兴趣。
至于怀里的晓霞就更不用说了,小丫头连石子都丢不出两米远,还是等大点再说吧。
出了这条街,他们来到卖牲口幼崽的街道。这里除了各种家畜幼崽,养着各类宠物花草。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动物的气味,喧闹声此起彼伏。
晓霞在一只翠绿色的小鸟前驻足良久,每次小鸟叫,她就咯咯直笑,小脸上满是天真的喜悦。
“两块钱,带回去给闺女玩玩?”
摊主笑着问,“这鸟好养活,还会学说话。”
钱旭摇头:“不买。”
虽然价格不贵,但他知道这种鸟不适合家养。
晓霞倒也不闹,只是好奇地看着。忽然,她指着水盆里的锦鲤叫道:“爸爸,红鱼鱼!”
“只能看,不能摸哦。”
钱旭连忙拉住她的小手。这些锦鲤确实漂亮,红白相间,鳞片在阳光下闪闪亮。要不是距离太远,他真想买几条回家养着。
这条街很热闹,不仅有活的鸽子斑鸠,竟然还有山獐崽子。钱旭想了想还是算了,山獐自己能打,何必买呢。
拐弯就到市场,不算寻常果蔬,水产最为丰富。河里各种鱼虾应有尽有,摊位上摆得满满当当。
缺少供氧装置,多数已经死了,只有鲫鱼鲶鱼这些耐活的还在游动。看着都很新鲜,鱼眼透亮,显然是早上刚打捞上来的。身为资深垂钓者,钱旭有自己的原则——饿死也不吃买来的鱼。
“隔壁在卖卤包,”
巧云拉了拉他的衣袖,“我去买几包。等你下次有收获,我们卤着吃。”
“多买点,可以熬制锅底。”
钱旭点头,“留着冬天涮锅。”
天气很快就要转凉了,他打算买个铜炉火锅,现货没有就找铁匠定制。想到冬天一家人围着火锅其乐融融的场景,他心里就暖暖的。
“好。”
卤料不便宜,三斤六块成交,巧云都有些心疼。乡下过年才买点卤味,平时很少有人买,大多数人家里也没什么肉可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