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去小说网>宁王妃安 > 第17章 复位(第3页)

第17章 复位(第3页)

肃宁道,“百姓多无知,所看所想只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早收一日,粮食的产量便少一些,粮食的质量便差些,他们谁不是靠着米粮过活,如何能不急。”

无知,所以许多时候分不清好坏,分不出轻重。因为无知,才会无智,他们不知蝗灾的严重。许多人都不以为然,甚至说出,将鸡放出,便能吃光蝗虫的话。所以,免费的学堂才尤为重要。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若是无行万里路的能力与魄力,便要多读书。读诸子百家,读六经四议,读朝代更迭,读民间歌词……读书,能增智,也可看遍前后、走遍天下。一个国家,智者多了,才会多勇者,勇者多了,国家才能无坚不摧。

肃宁自然也是不愿意将这功劳给唐若贤,所以才会复了琅姚的位份。琅姚是他的女儿,复了位份,便等于给了他赏赐。

颂恩入宫一个月后,娘家的奶嬷嬷也入宫了。她姓盛,虽被人称一声嬷嬷,却只有三十五六岁,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宫技绣纺,件件拔萃。生有三女,长珍,次玉,三瑶,均陪同颂恩一同长大,如今暂且住在宫外,只等来年宫女选拔,入宫继续伺候颂恩。

这一个月,承宠的只有颂恩一人,她自是得意,十二月大雪日,她竟在合宫请安时,穿了一件露着大片脖颈的齐胸襦裙,骄傲的扬着头,生怕旁人看不到她暧昧斑驳的脖颈已经胸口。

史芊淡淡的扫过她,端起茶盏掩去唇角的冷笑。这是宠爱还是凌虐,她怕是自己都分不清。

李诗扬了扬细长清媚的眼,“皇上宠爱刘采女自是不必说,我可是听说刘采女初承宠那日,喜帕被染红了一半,可见皇上对刘采女的喜爱。”

颂恩确实不够聪明,却也并非愚笨,怎会听不出她言语中的嘲讽。她曲起眉心,笑道,“皇上对我情难自禁,你自然是不懂。”

李诗始终含笑,“懂与不懂,我也只是想劝劝妹妹,好好养着身子才是。是不是情难自禁,我也不懂,只是你我并无不同,侍寝的步骤都是一样的。”

蒙布、熄灯、无言、不语。

这般侍寝,李诗自是不满意。只是她心高气傲,不愿落了下风,嘴上强硬道,“我与你们怎能一样,皇上召我侍寝之时,是点灯的,也会安慰我、轻言哄着我。”

李诗摆明了不信,眉头微挑,“是吗?”

颂恩重重点头。

李诗笑道,“既然妹妹如此得宠,姐姐便祝你早日有孕,为皇上产下皇子。”

天冷,宁安更是不愿出门,起床后没什么精神,便让她们回去了。午膳后,颂恩越想越是气恼,提着裙摆便要去勤政殿找皇上。

盛嬷嬷赶忙拉住她,“皇上不喜旁人惊扰,去了要坏了规矩的。”

颂恩不听,“什么规矩不规矩的,皇上如此宠我,这一个月都是我侍寝,难不成还不能为我破例吗?”

她吩咐侍女给她拿来披风披上,抬脚便往外走。

颂恩到勤政殿时,遇到了前去送点心的琅嬛,她面上不悦,直接质问,“你来做什么?”

琅嬛笑道,“昨日听皇上有些咳嗽,我便炖了只梨子送来。”

虽然她位份比颂恩高,但还是退了一步。颂恩为人冲动,又因父兄手握大权,出身不比皇后差,骄傲自大。她早晚惹出事,她又何必同她争一时之气。

见她退了一步,颂恩颇为满意。盛嬷嬷跟在她身后,颇无奈的同琅嬛道歉。

琅嬛温和道,“无妨,刘采女年岁还小。”

颂恩走到门口也不等通报,便要往里走,被侍卫拦下后怒道,“大胆,你知不知道我是谁?”

星一冷冷的扫了她一眼,“无皇上应允,谁都不能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