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去小说网>宁王妃安 > 第17章 复位(第2页)

第17章 复位(第2页)

桃红打听过了,当时,是用细细的竹棍,一下下打在她的小腹上,一点点将她的孩子打掉的。三个多月的孩子,还未长出手脚,便成了一团污血,就这么没了。“也是她倒霉。”

偏偏她的院子中有一棵荆花树,偏偏中了毒迷了心智的是皇上。“若是皇上没有为皇后试药,也没有这些事。”

她心口堵得慌,像是被谁塞了一把花椒,又麻又胀,语气却竭力维持着平和。“皇上疼皇后,前一个孩子都不在意,如何能在意后一个孩子。”

琅姚一惊,不自觉握紧了帕子,压低了声音。“她,她想害皇后?”

琅嬛摇头,“谁知道呢?”

琅姚又道,“皇后娘娘与咱们甚少接触,便是每日合宫请安,身边也是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

平日里,大多数时候都是同皇上在一起,便是想将孩子落在她头上,又如何有机会?

琅嬛抬头看着她,那双眼睛如清水寒冰,看着清透,却有让人浑身一凛。“机会,是寻来的。”

琅姚越惊慌了,伸手抓住琅嬛,“长姐,此事万万不能做的。咱们,咱们娘同妹妹如今还背着坏名声,若是再牵连到我们——这,这……”

她越急越是说不清楚,额头竟生了一层薄汗,“咱们,皇后,她,——试药一事,皇上不是说了,是假的吗?”

皇上身体恢复后,还杖毙了好些传话的宫人。

“皇上要护着皇后,真也是假。”

琅嬛恢复以往的和缓,对琅姚一笑道,“你放心,此事涉及过大,我不会做什么的。”

不过是好奇,若是皇后害了皇上的孩子,皇上是否还会如珠似宝的护着她。

琅姚捂着心口,稍稍松了口气。过了一会儿,她又道,“皇后娘娘身子若是真如卢太医所言,寿元怕是不长。”

如此,悬空的后位……

“难怪每日合宫请安都要我们在外等着,又不许吵闹,便是皇上登基那日,都没有放礼炮,原是怕吓着皇后。”

她原以为,皇上所言皇后胆小怕吵,只是字面的意思,如今倒是明白了,恐怕是怕吵闹了惊到她,引起心悸。

后位?琅嬛默然。

她站起身,“不早了,你也早些歇息吧。”

她转身为琅姚掩上门,也掩去了自己自己一颗不定的心。山重水复,千回百转,有兴奋,有失落,有怅惘,也有苦闷。她费尽心机入宫,将自己的一生困在这四四方方的院子中,难道不能争一争皇上身边之位,坐一坐皇后之位吗?若是皇后寿元尽了,皇上还如此年轻,后宫不可一日无主,定会再立皇后,到那时,她要有何,才有资格争一争呢?

十二月,唐若贤治理蝗灾有功,皇上复了琅姚贤妃的位份。

蝗灾是八九月开始的,山东三省,原先只是高热几月不下雨,后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肉眼可见虫卵。三省刺史接连上报,请求协助。肃宁没见过蝗灾,也没经历过,宁安更是不知。但他们二人都是广读书之人。

《诗经》中已提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陆佃的《埤雅》中也有记载“或曰蝗即鱼卵所化”

;潘自牧《记纂渊海》“有蝗化为鱼虾”

、李昉《太平御览》“蝗虫飞入海,化为鱼虾”

,均有记载。

二人知晓此事不可忽视,便即刻派了人过去协助。若是误判,去一趟也能安心;若是真有蝗灾,提前准备好,也不怕损失过大。被派去的是沈从之以及唐若贤,太子跟随。沈从之带了两个老农,老农凭经验判断,蝗灾迫近。沈从之当机立断,召集米商,要求众人留储应急。又不顾旁人反对,执意要求百姓提前收割粮食。蝗灾来临时,沈从之带着太子以及一些落单的百姓,躲在了衙门中。蝗灾铺天盖地,无法出门,沈从之干脆找出衙门的已决文书,一一展开让太子看,并让他评断判定是否合情合理。又允许百姓一起讨论,将百姓的苦、百姓的乐、百姓的冤、百姓的想一一记下。待到蝗灾缓解一些后,太子率先归京,沈从之与唐若贤留下协同三省刺史做余下的事。

宁安看着折子道,“这唐若贤什么没干,不过是跟着去了,倒是沾了沈从之的光。”

唐若贤为人处事极其圆滑,一面表现的支持沈从之的一切决定,一面却又私下见米商与百姓们,话里话外都是沈大人为太子师,难免争强,请求大家给他一个面子,不要打骂他,也不要打砸衙门。她看着肃宁轻叹一声,“前一刻还在打骂沈从之,怒骂他为私利害人,蛊惑他们提前收割粮食,后一刻便笑着称赞他料事如神,这般变脸度,当真是无人能及。”

她心疼儿子同沈从之一起被打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