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细节都需要身体来带动。
没有身体这个载体。
你说什么都没用。
二沙岛最大的真理。
就是这个。
因此你可以看到在二沙岛出来的运动员。
没有一个体魄不会远国内,乃至是全亚洲的选手。
做竞技体育。
你没有体魄。
你的体魄不够强悍。
还想要取个好名次。
简直是有些异想天开。
倒数第2步,是谢文君技术体系的核心控制点。
他将步长精准控制在1。68米,比第六步缩短o。o7米,同时降低重心高度1ocm,使身体进入“俯冲蓄势”
状态。
脑海中还有孙海瓶告诉他的这段话:
这一操作基于运动轨迹修正原理:通过主动缩短步长,将身体重心后移12cm,为最后一步的起跨留出±5cm的误差容错空间。
此步蹬地时,他的支撑腿力角度调整为与地面呈42°,使水平分力最大化。
踝关节背屈角度增至35°,激活跟腱的弹性势能。
同时,摆动腿提前启动“螺旋式前摆”
——先向身体外侧划动2o°。
再急内收直指栏顶。
这种复合轨迹有效修正了他自己身体习惯因八步上栏可能产生的横向偏移。
使身体重心始终保持在跑道中线上。
这对比以往只是让他保持身体的中线。
但没有具体的办法和操作手册来看。
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
这才是真正的告诉运动员应该怎么做。
而不是让运动员自己听起来都是一头雾水。
然后就已经来到了第1个栏附近。
来到了起跨点。
进入起跨瞬间,谢文君的技术精度达到顶峰。
他知道不管前面做的再好,关键还是起跨。
如果起跨做不好。
什么都白说。
到底这个项目还是叫做跨栏。
所以跨栏的成败。
才是重中之重。
谢文君集中精神。
他的起跨腿右腿以3o5°秒的角度蹬伸。
髋关节伸展至16o°。
就让他获得2。o8米的理想起跨距离。
不过这还只是开始想要完成这一次的八步改进上栏,后面也要做好。
这里采取的还是之前他采取的——“低平过栏”
策略:
也就是摆动腿过栏时,小腿与栏架的垂直距离仅8cm,远小于常规为12-15cm,这种姿态大幅降低了空气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