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爷,谢侯似乎早知养神芝只剩半株?”
程义低声问道。
“或许耿集……不,即便耿集知情,也断不会将另一半的去处告知于他。”
徐崇眼中掠过一丝锐光,“老夫须得寻个时机,好好问一问耿集,问一问他……”
拿到养神芝后,谢陵所中之毒很快化解,只是身子仍显虚弱,还需静心调养。
裴霜刚放下心来,彭宣却带来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
“什么?陛下要召见我?”
——
作者有话说:应该还有一两个案子,就结束啦
第136章
裴霜眸光微凝:“陛下为何突然要见我?”
彭宣笑道:“你先前所破的数起案件,哪一桩不是曲折复杂?‘女神捕’之名早已传遍盛京。如今再加上断脚奇案告破,又有我从中举荐,陛下自然对你心生好奇,想亲眼见见这位声名在外的女中豪杰。”
“恐怕……不止如此吧?”
裴霜挑眉。
“果然瞒不过你。”
彭宣敛了笑意,压低声音,“陛下虽未明言,但我隐约觉得,或许与宜城公主之事有关。”
裴霜眼神一锐:“宜城公主的案子莫非另有隐情?她不是投井自尽?”
宜城公主其实是跳井自杀,等宫人们发现的时候,公主的尸身已经在井中泡了一夜,几乎辨不清本来面目。
又在公主的梳妆案上发现了遗书,说不愿远嫁西陵,情愿一死了之。
彭宣叹道:“公主的遗书中,不仅陈情拒嫁之意,更……痛斥陛下无情。言道平素想不起她这个妹妹,唯有需牺牲之时才记起她,不舍亲生女儿远嫁,便推她前去。”
裴霜默然。
皇权之下,圣旨既出,岂容她一介女子抗拒?
况且西陵并非蛮荒之地,嫁过去便是一国王妃,外人皆道这门亲事风光无比,就连她当初听闻公主和亲时,也曾暗自庆幸谢陵有救。
可他们这些人,何曾问过公主自己是否情愿?
若他日晟国与西陵兵戈相见,她又将置身何地?
“陛下……未曾动怒?”
裴霜试探道。
彭宣摇头:“未曾。陛下甚为痛心,阅信后独坐良久。”
他至今犹记皇帝当时神情哀戚,甚至潸然泪下,自责平日忽视了这些妹妹们。
裴霜心叹,这为陛下真是宽仁。
先皇子嗣众多,皆安置于“十王宅”
中。有能耐开府封王的早早迁出,或母族得力的,也尽力为女儿谋得好姻缘。
而宜城公主的母亲之前的身份只是个宫女,自然在女儿的婚事上帮不上什么忙,以致宜城与义阳两位公主至今未能定亲。
“不过陛下日理万机,难免有所疏忽。”
彭宣说了句公道话。
此话不假。先帝晚年所出子女与当今圣上年岁相差甚大,若非时常亲近,只怕连面容都难以记清。
裴霜:“公主亲事……照理来说不应该是皇后之职吗?”
“正是。皇后还因此受了陛下几句责备。不过皇后也喊冤,说是早前曾为宜城公主提过亲事,却被公主自个儿回绝了。后来事务繁杂,便搁置了。”
彭宣说完闲话,又催促道,“快去换上官服吧,不用怕,陛下没那么吓人,而且元晦也在。”
“他也一同奉召入宫了?”
“对呀。我一会儿还要去大理寺传口谕。”
裴霜若有所思,依言回房换上那身赤红色飞鱼服。待她整装而出,与霍元晦那身浅绯官袍并肩而立,恰似一对璧人。
两人相见时相视一笑,默契地坐到了一处。
彭宣在一旁看
得直咂嘴:“哎呦呦,就这么点子路还要腻在一处,能不能体谅一下我这孤家寡人?”
霍元晦坦然握住裴霜的手,眼风都未扫向他:“不爱看便闭上眼。”
“好你个霍元晦!如今倒是硬气了,也不知是谁当年发烧烧得糊涂,还要我去照顾,那时呀,在梦里还可怜巴巴地喊着人家名字呢!”
“发烧?什么时候,赶考时候吗?”
裴霜五指紧了紧。
霍元晦瞪了彭宣一眼,说好保密的,这人嘴上也没个把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