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市委书记,不同于担任副职或者主持工作。
副职需要协调,需要汇报,需要争取。
而一把手,尤其是像郑仪这样,经过省委强力支持、自身威望正隆的一把手,工作状态确实会生一种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以前,他是问题的处理者,是方案的推动者。需要不断地沟通、说服、博弈,才能在复杂的权力结构中,将自己的想法一步步变为现实。
像是在山腰攀爬,需要小心翼翼地寻找路径,避开荆棘,借助各种力量。
如今,他站上了明州的峰顶。
视野豁然开朗,全局尽收眼底。
很多以前需要反复权衡、颇费周章的事情,现在可能只需要他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能定下调子,迅推进。
那种“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的感觉,是真实存在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作变得“轻松”
了。
恰恰相反。
郑仪清醒地认识到,位置越高,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重。
做决定,尤其是做那些关乎几百万人福祉、影响一方长远展的重大决定,是最难的。
以前,他可以更多地思考“怎么做”
。
现在,他必须更多地思考“做什么”
,以及“由谁来做”
。
错误的决定,带来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而且,作为一把手,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事必躬亲,陷入具体事务的泥潭。
他必须学会抓大放小,善于授权。
但这绝不意味着当“甩手掌柜”
。
他要做的,是确保自己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能被正确、高效地执行。
是确保自己选择的每一个执行者,都能担当起赋予他们的任务和使命。
这需要极强的识人用人之明,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
这比亲自去处理具体问题,需要更高的智慧和更强的掌控力。
他不能“飘”
。
权力带来的便利和尊崇,很容易让人迷失。
但郑仪时刻提醒自己,这份权力是组织赋予的,是人民托付的。
是用来干事创业、造福一方的,不是用来享受特权、满足虚荣的。
他保持着低调务实的作风,拒绝不必要的迎来送往,将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
这一日,日程安排上有一项看似寻常的活动——赴清江区调研。
调研的主题是“城市更新与基层治理”
。
但郑仪和少数核心人员心里都清楚,这次调研,重点不在于“事”
,而在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