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书记,其实……还有一个选择。”
“谁?”
“陈匣同志。”
“陈匣?”
郑仪微微一怔。
陈匣是他从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岗位上,派到临川县挂职副书记的。
原本在他的规划中,是希望陈匣在临川锻炼一两年后,接任县长,然后顺势接替刘航,成为临川县委书记。
这是他培养年轻干部、优化县级领导班子结构的一步棋。
让陈匣去负责试验区?
这打乱了他原先的部署。
张林解释道:
“郑书记,我是这么考虑的。”
“第一,陈匣同志理论功底扎实,思路开阔。他之前在政研室,就参与过很多重大课题的研究,对‘新明州建设’和高质量展有很深的理解。由他来具体操盘试验区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专业上很对口。”
“第二,他年轻,有锐气,敢于尝试。试验区需要的就是这种敢闯敢试的精神。老同志可能稳重有余,但闯劲不足。”
“第三,他在临川挂职这一年,表现非常突出。特别是配合刘航同志,在整顿作风、推进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展现了很强的执行力和协调能力。这说明他不仅懂理论,也能干事。”
张林的分析条理清晰,很有说服力。
郑仪听着,心中也开始重新权衡。
确实,陈匣是个非常优秀的人才。
让他去负责试验区,或许能更快打开局面。
但是,临川那边怎么办?
刘航已经干了多年县委书记,年龄也差不多了,按计划是该动一动了。
如果调走陈匣,临川的接班人选就需要重新考虑。
而且,试验区是个全新的、高风险高回报的岗位,陈匣能否胜任,也是个未知数。
看着郑仪陷入沉思,张林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喝着茶。
他知道,这个决定需要郑仪自己来权衡。
片刻后,郑仪抬起头,他没有直接回应陈匣的人选问题,而是将话题重新拉回到了试验区的“选址”
上。
“张市长,关于试验区的选址,我刚才听了你的介绍,也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您请讲。”
张林立刻放下茶杯,做出倾听状。
郑仪走到墙上挂着的明州市地图前,用手指点了两个区域。
“你看,如果我们把‘核心区’,就划定在临川新区和市里的高新区,这两个区域联动展,怎么样?”
他手指划过地图上相邻的两个板块。
“高新区,是我们市里高新技术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