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傍晚。
县委家属院小楼里,却暖意融融,弥漫着猪肉白菜馅饺子的香气。
刘航难得准时下班回家,妻子王玉梅系着围裙,正把最后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
刘雅宁懒洋洋地歪在沙上刷手机,看到父亲回来,也只是抬了抬眼皮,没什么表示。
“宁宁,去洗手,吃饭了。”
王玉梅招呼着。
一家三口围坐在餐桌旁,气氛有些微妙的安静。
刘航默默夹了个饺子,蘸了醋,放进嘴里咀嚼着。
王玉梅看了看丈夫,又看了看明显心不在焉的女儿,轻轻叹了口气。
“今天残联那边,正式文了。”
刘航咽下饺子,像是随口提起。
“你小姨,调去县文联了,担任副主席。”
刘雅宁夹饺子的筷子顿了顿,随即若无其事地“哦”
了一声。
这事她早有耳闻,不过她对这些权力场上的起落没什么兴趣,只觉得吵闹。
王玉梅倒是有些忧心:
“丽娟在残联干了这么多年,虽说没什么大功劳,但也没出过大错,这么突然调走,她心里肯定不好受。”
刘航皱了皱眉,语气带着不容置疑:
“没什么突然不突然的。工作需要。残联现在是个什么情况?陈书记调研指出的问题,桩桩件件都在理。丽娟要真有能力把残联搞好,我会动她?现在调她去文联,清闲,待遇不变,已经是考虑到各方面因素最稳妥的处理了。”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一直沉默吃饭的刘雅宁,语气缓和了些:
“宁宁,你小姨这一调走,残联那边……风气肯定要变。接下来估计会有一番整顿,不会再像以前那么清闲了。你待在那边,没什么意思,也学不到东西。”
刘雅宁抬起头,看着父亲,没说话,等着他的下文。
刘航放下筷子,用纸巾擦了擦嘴,摆出了谈正事的姿态:
“我跟你妈商量了一下,想给你换个单位。你还年轻,总不能一直在残联这么耗着。有没有什么想法?比如,想去哪个局委办?或者,想不想换个环境,去乡镇锻炼锻炼?”
王玉梅也赶紧附和:
“是啊宁宁,你爸说得对。妇联?团委?或者教育局?这些单位都挺好的,也适合女孩子。”
刘雅宁看着父母关切中带着安排意味的眼神,心里一阵烦闷。
又是这样。
永远是这样。
他们永远觉得知道什么是对她最好的,然后不由分说地替她安排。
以前是工作,现在连工作单位也要插手。
她放下筷子,身子往后一靠,脸上没什么表情:
“我哪儿也不想去。”
刘航的眉头又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