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
熊立雄突然想起什么,“刚才有个客人问,酸儿辣女为啥叫这个名,我说‘是师傅们一起想的,像家里做饭的名字’,客人说‘这名字听着就暖和’。”
“算你会说。”
陈露笑着拍了下他的胳膊,“明天我教你怎么介绍菜品,比如松鼠桂鱼,要跟客人说‘是张师傅雕的,雕了三十年’,客人肯定喜欢听。”
那天晚上关门前,大家坐在槐树下算今天的账。熊立雄端菜的次数记了满满一页纸,有三次差点洒了酱汁,两次送错了桌子,但客人都笑着说“没事”
。邢成义在旁边写备注:“熊熊传菜很稳,就是度慢了点,明天多练练。”
“说了叫熊立雄!”
陈露抢过本子,把“熊熊”
划掉,改成“立雄”
,可嘴角却翘得老高。
熊立雄看着她改名字的样子,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他想起今天传菜时,听见客人说“这对小情侣真般配”
,想起李姐偷偷往他碗里放的米糕,想起张师傅说“以后雕鱼教你打下手”
,想起邢哥说“明天带你去市场挑菠萝”
。
“露儿,”
他突然开口,“以后我每天都来接你下班吧?文化街晚上的路灯亮,我陪你走回去。”
陈露没说话,只是把刚叠好的围裙往他怀里塞。围裙上还带着点番茄酱的香味,熊立雄捏着围裙,觉得这就是最踏实的幸福——不是相隔千里的视频通话,不是小心翼翼的嘘寒问暖,而是能每天一起上班,一起传菜,一起吃沾着番茄酱的工作餐,一起听后厨的鼓风机“嗡嗡”
响。
张师傅突然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走了走了,明天还得早起呢!熊熊,哦不,立雄,明天早点来,我教你雕虾米。”
“好嘞,张师傅!”
熊立雄大声应着,声音里带着笑。他知道,从明天起,他就是禾家素斋的一员了,有要学的手艺,有要照顾的人,有要记住的菜名,还有个虽然总被喊错、却透着亲切的“小名”
。
关门前,熊立雄帮着邢成义扫槐树叶。叶子在竹筐里堆得高高的,像座小山峰。他突然想起陈露说的“大家庭”
,觉得这堆槐树叶就像这个家——每片叶子都不一样,却能堆在一起,暖烘烘的,带着烟火气。
“明天见。”
邢成义锁门时,朝他挥了挥手。
“明天见,邢哥!”
熊立雄拉着陈露的手往外走,晚风把他们的笑声吹得老远。
邢成义看着他们的背影,突然笑了。他知道,禾家素斋又多了个新故事——关于一个叫熊立雄却总被喊成“熊熊”
的传菜员,关于一对想天天在一起的小情侣,关于番茄酱、桂花米糕和槐树叶的烟火气。
后厨的鼓风机终于停了,可空气里好像还飘着酸儿辣女的香味。邢成义摸了摸口袋里的工牌,暖黄色的牌子在夜里像块小太阳。他知道,明天又会是热热闹闹的一天,有新的客人要招待,有新的手艺要学,还有新的故事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