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明天我去找些蒿子,做蒿子豆腐。”
一提到蒿子豆腐,钱旭就想起那独特的香味。冬天的艾蒿嫩嫩的,撒上独蒜猛料,那滋味让人回味无穷。
两人剥完笋称重,足有二十多斤。
“留五斤新鲜的,其他的泡成酸笋?”
巧云问。
“留十斤吧,冬笋难得。”
钱旭看着这些来之不易的竹笋,“晓霞最喜欢吃炒冬笋了。”
吃过晚饭,钱旭在厨房洗碗,透过窗户看到巧云已经开始泡黄豆准备明天做豆腐。
“三十斤黄豆够吗?整个五十斤泡着?”
钱旭边洗碗边问道。
“也行,反正有牛帮忙磨。”
巧云一边淘豆子一边说。
第二天一早,两人带着泡好的黄豆去了父母家。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地上还有些许霜花。
看到院子里的石磨,钱旭先去牵牛。没想到牛身上脏兮兮的,只好和大哥一起带去河边洗澡。寒风中,牛打了个响鼻,似乎对这突如其来的冷水澡很是不满。
等他牵着干净的牛回来,却现母亲和巧云已经开始用人力推磨了。两人额头上都冒着汗,脸颊被寒风吹得通红。
“不是说等牛来再磨吗?”
钱旭有些无奈地说道。
“都磨了十斤了。”
母亲直起腰擦着汗说。
钱旭摇摇头,赶紧把牛套上。
石磨缓缓转动,出沉闷的“咯吱”
声。黄豆在石磨间被碾碎,化作雪白的浆液流淌而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豆香。
钱旭站在石磨旁,看着那些冒着泡沫的豆浆,不由得陷入沉思。这个年代,能吃上一口豆腐都是件奢侈的事。
他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才能吃上一顿豆腐,那香滑的口感至今难忘。
“爸爸,这是什么呀?”
晓霞蹲在石磨旁,小手好奇地戳着那些白色泡沫,圆圆的大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钱旭放下手中的活计,蹲下身子,轻轻擦去女儿手上的豆浆:“是好吃的豆浆,等会儿给你尝尝。”
谁知这丫头竟然调皮地把手上的泡沫往他脸上抹,咯咯直笑。钱旭假装生气地瞪了她一眼,随即也忍不住笑了:“小调皮鬼,看我不收拾你。”
说着作势要抓她。
晓霞欢快地跑开,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结果一个不留神被门槛绊了一下。钱旭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去将她抱住:“慢点跑,小心摔着。”
“爸爸,我没事。”
晓霞搂着钱旭的脖子,奶声奶气地说,“我想喝豆浆。”
钱旭将女儿抱到一旁的小凳子上:“乖,在这儿等着,很快就能吃到了。”
磨完五十斤黄豆,足足装了五大桶粗浆。钱旭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向一旁的母亲:“妈,这牛拉的石磨比您手推快多了吧?”
“哼,牛磨的没手磨的香。”
钱母撇了撇嘴,眼中却闪过一丝欣慰,“你这孩子,就知道偷懒。”
钱旭笑着摇摇头,妈还真是个传统派。不过这也难怪,一辈子都是用手磨,突然换成牛拉,总觉得不够地道。
挑着两桶粗浆往家走,钱旭心里盘算着接下来的步骤。家里只有两口大锅,显然不够用。好在他早有准备,从库房里取出一个直径两米的大木盆,用热得快烧水。
巧云在一旁忙着准备石膏和蒿子,打算做些蒿子豆腐。她将蒿子洗净切碎,动作娴熟,一看就是经常做这道菜的人。
“要不要做点白菜豆腐?”
巧云一边切蒿子一边问道,“我看菜园子里的白菜长得不错。”
钱旭看了眼那一盆蒿子,摇头道:“蒿子豆腐就够了,你要想做就做点吧。不过别太多,吃不完就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