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热闹非凡,晓霞和其他孩子在旁边又蹦又跳,不时出欢快的笑声。村里人闻讯也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聊着天。
“哎呦,钱旭啊。”
韩守义笑呵呵地凑了过来,“您家这粉条还卖吗?”
“不卖,您要是想吃,我送您点。”
钱旭抬头答道。
“那哪成啊!”
韩老头连连摆手,“这样,我去弄点红薯粉,你给我做成粉条,咱们工钱另算。”
说完,也不等钱旭回答,转身就往家里走。
半小时后,第一桶终于完工。桶里的白色胶状物抓起来会慢慢往下滴,这正是最理想的状态。钱母那边的大锅水也烧开了,水要求翻滚但不能冒泡,这个火候把握得刚刚好。
钱父拿着漏瓢,开始往锅里下粉条。滤勺底部布满了细小的筛孔,轻轻拍打,红薯粉就会成条状落入开水中。六个人分工合作,配合默契。钱母负责捞粉条,巧云负责清洗,徐艳则用木棍穿起来晾晒。
阳光下,半透明的灰色粉条泛着光,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做到第三批时,韩守义提着二十斤红薯粉回来了。
“一起做了吧。”
钱旭点头答应,心想着反正设备都支起来了,多做点也无妨。
忙活到中午,晓霞饿得直往钱旭腿上蹭:“爸爸,饿了~”
声音软糯,让人心都要化了。
钱旭回屋拿了四包虾条,分给了孩子们。看着其他孩子眼巴巴的样子,又让钱山分了一包给大家。孩子们欢呼着跑开了,院子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等全部忙完,已经两点多了。钱母赶紧去做饭,其他人则开始收拾工具。钱旭端着一碗酸菜面,坐在屋檐下慢慢吃着。院子里的粉条在寒风中渐渐变干,散着独特的香气。
“你一会要去青松岭吗?”
巧云端着茶走到钱旭身边。
“嗯,得去通知放假的事。”
“那我跟你一起去,顺便摘点野菜。”
巧云说着,转身去收拾东西。
话音未落,突然传来一声脆响。钱旭最喜欢的紫砂杯摔在地上,碎成了几片。晓霞站在原地,吓得不敢动,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对不起爸爸……”
她扑进钱旭怀里,声音带着哭腔。
“没事没事,下次小心点就好。”
钱旭轻轻拍着她的背,心疼地安慰道。
傍晚时分,一家人来到青松岭。钱旭先是处理了工地的事务,然后陪着巧云和晓霞采野菜。看着晓霞蹦蹦跳跳地找菜的样子,他心里暖暖的。
回到家时,现王马辰和王正杰还在。原来是被钱母留下帮忙打酒。院子里飘着浓郁的酒香,几个人正忙得热火朝天。
钱旭就去帮父亲打酒,“今儿个咱整甜杆酒,改天弄拐枣酒。”
看着父亲熟练地拌酒曲,他不禁感慨,这些传统手艺才是最珍贵的。
“爸,这酒曲是怎么拌的啊?”
钱旭凑近问道。
钱父手上动作不停:“这可是祖传的配方,得慢慢学。酒曲和粮食的比例要掌握好,温度也很重要。”
“那您教教我呗。”
“行,你先看着。”
钱父开始详细讲解每一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