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这么客气。”
陈晖笑着说,“改天我来找你钓鱼。”
目送陈晖离开后,钱旭警惕地打量四周。收购商店门口三三两两站着些闲汉,眼神不怀好意地打量着来往的人。钱旭心中一紧,这种情况他再熟悉不过了。
他没有直接从正门进去,而是绕到侧门,找了个收购员。这些人虽然态度冷淡,但至少规矩还是有的。至于钱宝威那个主管,还是离得远些好,那种人最容易让人败光好感。
“我要卖东西。”
钱旭简单直接地说。
收购员按规矩称重计价,最后算下来七百八十二块五毛。加上陈晖给的五十块,钱旭身上已有八百三十二块五毛。
这笔钱对现在的钱旭来说可不是小数目。他找了个借口去了趟厕所,将八百块整钱小心翼翼地塞进内裤上缝的暗袋里。这个习惯是他上辈子吃过大亏后养成的。那时在砖厂打工,辛苦一个月挣的三百块钱被人偷了,差点没把他逼疯。
将钱藏好后,钱旭从后门溜了出去。他早就注意到几个混混在商店门口蹲守,这次可不能让他们得逞。七拐八拐地绕了几条街,确定没人跟踪后,他才松了口气。
肚子开始咕咕叫,钱旭在路边买了几个包子。一边吃着,一边琢磨接下来的计划。他转悠到几家废品站,开始翻找旧书。在一堆黄的书页中,他意外现了一本《天工开物》。
“这书多少钱?”
钱旭问道。
“两毛。”
老板头也不抬地说。
钱旭翻开书页,竟然在里面现了一张崭新的十块钱。他强压住心中的惊喜,若无其事地付了钱。
接着,他又买了一些钓鱼用的塑料线和尼龙线。虽然这年头的鱼钩都不太好,但聊胜于无。看着西斜的太阳,钱旭决定在青河镇住一晚。
他找了家旅社,花三毛钱开了间房。房间简陋得很,墙都没抹水泥,床板上铺着一层薄薄的草席。不过钱旭也不在意这些,放下东西就出门转悠去了。
站在桥上看着奔腾的青溪河,不时有大鱼跃出水面,溅起一片水花。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泛起金色的波光。钱旭看得入神,心想改天一定要来好好钓一场。
他转身来到收购点,老板徐九德正躺在躺椅上听戏。收音机里传出京剧的唱腔,在傍晚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悠扬。
“老板,金耳现在多少钱一斤?”
钱旭问道。
“两毛。”
徐九德头也不抬地说,手指随着戏曲节奏轻轻打着拍子。
“我要买,你卖吗?”
这句话让徐九德坐直了身子,收音机的声音也被他顺手关掉:“我这有一千斤,你买得起吗?”
眼神中带着几分审视。
“一毛五一斤,我全要了。”
钱旭语气坚定。
徐九德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露出了笑容:“行,我这就写合同。”
他起身进了屋,很快拿出纸笔,写好了合同。
第二天一早,一辆拖拉机就装满了金耳,准备运往红枫村。钱旭站在路边,看着拖拉机缓缓启动,扬起一路尘土。他知道,这是自己翻身的第一步。
天边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钱旭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了旅社。他得赶紧收拾东西,为接下来的计划做准备。
钱旭站在拖拉机旁,目光如炬,一丝不苟地盯着工人们装金耳的动作。每一筐金耳过秤,他都要亲自记录,手中的笔在本子上快划过,写下一串串数字。
徐九德站在一旁,看着钱旭这副模样,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你这也太不信任人了,连工人称重都要亲自盯着。”
“商场如战场。”
钱旭头也不抬,继续专注于手中的记录本,“防人之心不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