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人家也不是吃素的。
理查德森,舒本科夫,威尔逊都开始力。
谢文君前面的确是不占太多便宜。
他也知道自己前面不占优势。
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稳住心态。
不要在意这些人,是不是过了自己。
太过于在于很容易让自己节奏混乱。
专心做自己。
就好。
反正。
这场比赛也没有人看好自己,不是吗?
他可没有刘祥后来那种压力。
越过第一栏后,谢文君立即进入“无缝衔接”
阶段,这一过程的核心在于将过栏瞬间的动能高效转化为栏间跑动力。
并校准节奏为下一栏做准备。
落地瞬间,他的摆动腿以脚跟-脚掌滚动式着地,着地角度与地面呈65°。
这种方式使冲击力沿小腿骨骼分散。
同时利用踝关节的弹性缓冲,将垂直方向的冲击力转化为向前的推力。
此时,膝关节弯曲至13o°形成“减震弹簧”
,在o。15秒内完成缓冲后,迅蹬伸力。
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起跨腿在空中已提前启动前摆,与摆动腿形成“剪刀交叉”
动作。
这意味着他在每一次起跳跨栏的时候。
动作的侵略性也变得更强。
当年的刘祥。
就是黄金意义上的剪刀腿。
在三步栏间跑中。
谢文君采用“等长加”
策略:三步的步长均控制在1。95米,步频稳定在5。2步秒。
这种看似匀的节奏实则暗藏玄机——每一步的蹬地角度从5o°逐渐减小至48°。
通过微调蹬地方向。
将垂直分力逐步转化为水平分力,实现度的平滑提升。
此外,他的躯干前倾角度从过栏时的45°缓慢增至48°。
既减少空气阻力,又为下一栏的起跨积蓄前冲惯性。
第三个栏。
谢文君通过“步长微调”
精准控制起跨点——
倒数第二步步长缩短至1。62米。
倒数第一步延长至2。o5米。
这种组合使起跨点误差控制在±2cm以内。
起跨瞬间,他的起跨腿蹬伸角度提升至315°秒,髋关节伸展幅度达到165°。
产生4。o倍体重的蹬地力。
较第一栏增加1o%。
而这就是身体素质的变化。
他现在的身体素质。
和自己原本时间线上的身体素质。
可以说是完全判若两人了。
说是碾压都不会过分。
刘祥看着,默默点头。
虽然他也不看好这场比赛谢文君可以取得奖牌级别的成绩,但是能够让自己的名次更进一步总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