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合上账本,看向两个帮手,“过年期间生意会更好,你们愿意加班吗?加工钱。”
两人对视一眼,齐齐点头。
傍晚时分,叶昭下班来接他们。一进店就看到沈秀兰在黑板上写年夜饭套餐的菜单。
“要接年夜饭?”
叶昭走近,低声问。
沈秀兰转身,眼睛亮晶晶的:“嗯,今天有人预订了。”
她指着黑板,“八菜一汤,每桌八十八元。”
叶昭眉头微蹙:“价格不低。”
“所以要做得精致。”
沈秀兰信心满满,“咱们有这实力。”
回家的路上,沈秀兰一直默默盘算。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团子和小凯在前面追逐打闹,招娣小心地牵着沈秀兰的衣角。
“你在想什么?”
叶昭突然问。
沈秀兰回过神,轻轻叹了口气:“在想明年的计划,龙虾馆生意虽好,但终究是小打小闹。”
叶昭沉默片刻:“稳扎稳打好,别太冒进。”
沈秀兰点头,心里却有不同的想法。重生一世,她比谁都清楚未来几十年房地产会如何疯涨。现在不布局,更待何时?
晚饭后,孩子们睡下,沈秀兰独自坐在灯下。
她摊开一张bJ市地图,目光在西城区的一片区域停留。
那里现在还是老旧的平房区,但几年后就会拆迁改建,房价翻十倍不止。
她从抽屉里取出一个铁盒,打开锁,里面是存折和一些重要文件。
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最终停在一个叫百花胡同的地方。
这里离她的龙虾馆不远,都是老四合院,但地段好,将来肯定是黄金地段。
第二天一早,沈秀兰就去百花胡同转了一圈。
冬天的胡同显得萧条,不少院子门口贴着出租或出售的告示。
她默默记下几个联系电话。
回到店里,她第一时间打电话咨询房价。一个姓赵的房主很热情:“院子不大,但位置好,只要两万五。”
沈秀兰心里一动,这个价格在十年后连个卫生间都买不到。
但她现在手头只有几千流动资金,远远不够。
中午忙完,她坐在柜台后盘算。如果把龙虾馆抵押贷款,应该能贷到一些钱,但风险太大。
她摇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
下午,她抽空去了趟房管局,咨询购房政策。
工作人员告诉她,私人买房可以申请贷款,但需要单位担保。
沈秀兰的心沉下去。她没有固定单位,龙虾馆是个体经营,很难找到担保。
回来的路上,她经过一个新建的商品房小区。
售楼部门口挂着巨幅广告:“付三成,轻松安家”
。
她站在广告前看了很久,直到手脚冻得麻。
晚上打烊后,她罕见地没有立即算账,而是坐在空荡荡的店里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