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门外传来细微的响动,她深吸一口气,用围裙擦干脸,转身推开那扇斑驳的木门。
王春花等人还没走远,正聚在对面巷口指指点点。
围观的人群中,纺织厂退休老会计赵大妈第一个站了出来。
她推了推老花镜,声音不大却清晰:“春花啊,你这话说得不地道。秀兰店里每天进货多少,卖多少,我都帮着算过账,每一分钱都来得清白。”
卖水产的老陈刚从市场收摊过来,闻言把三轮车往路边一停:“我老陈给秀兰送了两个多月货,从来都是现结现款。要说靠男人?我倒看见她天天亲自验货砍价,比好些爷们儿都会经营。”
李爱华直接走到王春花面前,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这是秀兰给我们的加班记录,每次多干半小时都算得清清楚楚。上回我婆婆住院,她提前支了三个月工资给我,这样的老板你们说是靠男人?”
王春花脸色一阵青白,嘴唇动了动还想说什么,却被周围人的目光堵了回去。
她旁边几个妇女悄悄往后缩,有个穿蓝褂子的试图打圆场:“我们也是听别人瞎传……”
“听来的话就能随便泼脏水?”
退伍兵家属刘大姐刚接孩子放学,闻言把自行车一支,“秀兰帮我们军属安排工作,给孩子们免费加餐,你们谁做过这些好事?”
人群渐渐围拢过来。
王春花彻底没了气焰,揪着衣角嘟囔:“又不是我先说的……”
“那你就跟着传?”
赵大妈突然提高声音,“当年你下岗时哭天抹泪,是秀兰先招你来做临时工的吧?后来嫌累不肯干,现在倒有脸来说闲话!”
夕阳西下,余晖把龙虾馆的红招牌染得亮。
沈秀兰站在店门口,看着曾经冷眼旁观的邻居们此刻都站出来为她说话,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围裙边。
叶昭悄悄站到她身后,温热的掌心轻轻按了按她的肩膀。
王春花最终灰溜溜地走了,看热闹的人群却还没散。
几个老主顾探头问:“秀兰,还营业吗?馋你家小龙虾了。”
沈秀兰愣了愣,随即露出今天的第一个笑容:“营业,大家都进来坐吧。”
玻璃门上的风铃叮当作响,昏黄的灯光下,二十平米的小店很快坐满了人。
赵大妈自帮忙写菜单,老陈去后厨帮着洗虾,孩子们在角落小桌上写作业。
油锅滋啦作响时,满屋都是麻辣鲜香的烟火气。
晚霞透过新装的玻璃窗,在龙虾馆的水泥地上铺开一片暖橙色。
最后一位客人满意地抹着嘴离开,玻璃门上的风铃还在轻轻晃动。
沈秀兰解下围裙,轻轻舒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