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致远说完还摇摇头,那热乎乎的一碗饮子就这么被放凉了,然后人家也不喝一口,就这样走了。
“关键他那表情搞得我们好像要害他似的。”
吴幼兰回想起刚才的场景忍不住笑。
他们一家子在一起嘻嘻哈哈的时候,柳闻莺也琢磨起来,说道:“娘,你这么一说还挺像。”
嘻嘻到不嘻嘻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不过这位“奇怪”
的客人只是短暂的困扰了他们家一瞬,将摊子上的东西打包好送回铺子之后,今晚这参加上元灯会的自此又多了一家三口。
···
上元节的灯海铺得十里长街都亮堂堂的,苏媛正站在酒楼二楼的包间的窗户边上,欣赏临街风景,微风拂面,风里还裹着糖画甜香和猜谜摊的喧闹。
她的目光扫过楼下攒动的人头时,在看见某一处的时候却像被什么轻轻绊了一下。
是柳闻莺一家。
柳闻莺正踮着脚够灯谜摊上的纸条,满脸都是跃跃欲试。
此刻,柳闻莺身边站着她娘吴幼兰,手里提着个油纸包,该是刚买的什么吃食,另一只手牢牢与自己的相公牵着。
不一会,柳致远也跟着女儿猜中了灯谜而笑着,温柔地望着女儿从小贩手里接过猜中灯谜获得的兔子灯。
柳闻莺凑近细细打量的时候,那灯笼光映得她鬓角的碎都暖融融的。
“小姐,您看什么呢?”
此时,红袖从边上走了过来。
苏媛收回目光,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栏杆上的雕花。
虽然她嘴巴上说着没看什么,但是心底她却又想起那位穿着一身朱色官袍的中年男人。
那位每次提到自己妻女的时候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
甚至,后来因为女儿婚事不谐,一直以来被先帝称上一句沉稳的托孤大臣也不管不顾拼着命也要将此桩意义重大的婚事作罢。
或许,正因如此,那张灿烂的笑脸哪怕多年之后一直挂在女孩的脸上。
脑海中的画面被街道上的喧闹声的隔起了雾气,变得越模糊起来,却让此刻楼下的笑声显得格外明显。
柳闻莺似乎察觉到什么,她扭头,抬起头往两边的楼阁望了一眼,苏媛立刻侧过身子将自己躲在了窗户之后。
柳闻莺只在二楼空旷的窗户口处停留了一秒,紧接着又继续抬头望向檐角上挂着风铃。
随着寒风瑟瑟轻摇的风铃与下方的热闹格格不入。
“走啦,咱们去前面看鳌山灯!”
回神的柳闻莺又被她爹娘拉着挤入了人群之中,直到一家三口的身影在人群中快要看不真切时,苏媛从窗户之后再次缓缓走出。
她直直地望着一家人离开的那个方向,心中许下了一个美好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