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立刻返回京城复命,而是换上了一身寻常的青布便服,在何平安的陪同下,走进了汉寿县的田间地头,走进了那热火朝天的作坊工地。
他亲眼看到了那条新修的、由青石板铺就的官道,虽然只修了短短数里,却已能想见其日后贯通两地的繁华。
他亲手摸了摸那些从地里刨出来的、圆滚滚的土豆,尝了一口何青云亲手做的拔丝地瓜,那股子纯粹的香甜,让他这个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人都忍不住眯起了眼。
他更是亲口尝了一小杯窖藏了三月的“汉寿烧”
,那股子火辣的劲儿,那醇厚的后劲,让他这个向来不苟言笑的铁面御史,都忍不住拍着桌子大喊了一声“痛快”
!
“何平安,何青云,”
他站在那座已经初具规模的作坊前,看着远处正在挥汗如雨的百姓,看着近处晾晒场上那一片片晶莹的粉条,感慨万千,“你们姐弟二人,当真是化腐朽为神奇,给这汉寿县,带来了一场新生啊。”
他忽然转身,对随行的书吏道:“取笔墨来!”
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中,林御史竟亲自走到一块刚立起的坊墙前,饱蘸浓墨,挥毫泼墨,在那粗糙的青砖墙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了四个大字——
“汉寿良品”
!
他写完,又在旁边落下了自己的名款和官印。
何平安看着那四个遒劲有力、风骨凛然的大字,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他知道,有了林御史这亲笔题字,就等于给“汉寿良品”
这四个字,盖上了一道来自御史台的、最权威的护身符。
从此以后,这京城内外,谁再敢说“汉寿良品”
是粗货,是贱物,就得先掂量掂量,自己够不够分量,去质疑当朝御史的亲笔题词。
“大人,”
何平安对着林御史深深一揖,“此等厚爱,平安……无以为报。”
“本官不是在帮你,”
林御史放下笔,目光灼灼地看着他,“我是在帮这天下的百姓,帮这大周的江山。若天下的县令,都能如你这般,心怀百姓,踏实肯干,何愁江山不固,天下不太平?”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了一丝期许:“你的路,还很长。这汉寿县,只是你的起点,绝不是你的终点。好好做,做出个样子来,给京城里那些只知空谈的所谓‘栋梁’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为官之道。”
三日后,林御史带着他的仪仗,悄然离开了汉寿县。
他来时,带着皇帝的雷霆之怒,和满腹的疑虑;他走时,却带走了一坛醇厚的“汉寿烧”
,两箱品相最好的“龙须粉”
,还有一颗被深深震撼和感动的心。
他知道,这趟汉寿之行,他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被冤枉的少年县令,他看到的,是一种全新的可能,一种能让这片古老土地,焕出勃勃生机的,最质朴也最强大的力量。
而这股力量,正随着那条正在修建的青石官道,从这偏远的县城,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延伸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