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拿到了铜牌,最终他还是没有游过弗洛西斯,在最后冲刺败下阵来。弗洛伊领完奖之后,下场找到于余,难得有些欲言又止。
“你……最后50米,怎么做到的?”
即使他背后没有眼睛,但是他清楚于余,当时他已经笃定于余已经没有任何底牌了。那他是怎么追上来的?怎么在最后短短的五十米,追了上来?
弗洛伊充满疑惑地提问,只换来于余一个神秘的笑容。
“哼哼,此等绝技怎么能让对手知道。等奥运会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于余说,说完不等弗洛伊的反应,于余就潇洒地转身离去,背影好像超级英雄一般神秘。
虽然弗洛伊获胜了,但他却羡慕地睁大了眼睛。
“可恶,怎么回事,好帅啊!”
*
于余已经完成了总教练下达的“KPI”
,不光是他,陈教练和杨教练也狠狠松了一口气。回到队里,总教练听到于余的成绩,乐呵呵地点了点头,虽然什么也没说,但是陈教练已经懂了。
剩下的时间于余还可以参加一次比赛,之后就回队训练了。总之,奥运会的名额算是稳了,等到明年于余16岁的时候,就会是他第一次踏上奥运赛场的时候。
*
国家队的名单很快就下来了,剩下的时间就都是集训了。
转眼间,已经到了年末的时候。
国家队训练基地的玻璃窗上凝结着一层薄薄的水雾,冬天的寒风裹挟着细碎的冰碴拍打在玻璃上,发出沙沙的声响。于余将护腕又紧了紧,望着训练场上新铺设的橡胶跑道,呼出的白雾在冷空气中瞬间凝成细小的冰晶。
这是他入选国家队名单后第一次参加奥运集训,身旁站着的陈教练正用保温杯里的热水给肌肉放松贴加热。他的成长期还没过去,要格外注意肌肉变化。不过这些都不用于余自己操心,国家队的教练都会考虑到。对于陈教练和杨教练,于余是百分百信任的。
“别盯着跑道发呆。”
陈教练把温热的药贴按在于余后颈,“总教练刚把你分到集训的A组,下午就和队里的老将们比一场。”
他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器材碰撞声,几位运动员推着装满负重的推车从更衣室方向走来,车轮碾过冻硬的地面,发出一阵刺啦刺啦的摩擦声。
于余自然知道A组意味着什么——那是奥运种子选手的试炼场。凡是国家队里出过成绩的运动员都是A组出来的,他最近也是因为越来越掌握自己之前的那个状态,成绩直线上升,才被总教练点名调过去的。
国家队资源有限,而奥运会之前所有的资源都会向A组倾斜,来确保总会有运动员成绩优秀。
像他这样的还没成年就进入A组的人简直少之又少,像是郑何云和林嘉阳他们虽然取得了奥运会的资格,但仍旧在B组待着,国家队对于他们的期待就只有去趟奥运会增长经验罢了。
期盼越大,责任就越大。于余虽然尚且年幼,但是也肩负了拿奖的重任。
热身跑进行到第三圈时,于余注意到跑道边多了几个陌生身影。戴着金丝眼镜的科研人员架起高速摄像机,记录着每个运动员的身体数据;队医推着装满检测设备的小车来回穿梭,不时查看手里的平板。当于余冲过模拟终点线的激光感应带时,电子屏瞬间跳出一串数据。所有的人和资源都在围着A组的成员转。
“耐力还是不够,一会儿多加一组抗阻训练吧。”
总教练不知何时出现在跑道边,黑色运动服上的国旗徽章在阳光下泛着微光。他递过于余一瓶运动饮料,瓶身结满的水珠浸湿了于余的掌心,他这段时间几乎天天会来训练场盯着,可以见得奥运会的影响力之大。
于余点点头,接过水喝了一口,然后又满头大汗地投入到下一个训练中。
冬天的天气很寒冷,但是国家队基地却异常火热,几乎每一天,运动员们都在挑战着超越自己。就连梦之队的跳水队都不例外,于余总能看到之前见过的那几个姐姐很晚才结束训练,甚至练到自己脸色发白。
她们的成绩已经超越世界的水平了,但依旧时时刻刻在挑战自己。
于余在这样的氛围下,也是拼了命地在提升自己。
深夜的运动员公寓静得能听见暖气片里水流的声音。已经熄灯了,于余蜷缩在床头,手机照亮他翻开的训练日志。最新一页密密麻麻记满了下午比赛的失误分析,荧光笔标注的数据格外刺眼。他有时候感叹,可能高考也不过如此了吧。自己学习上能努力成这样,那211岂不是手拿把掐。
梦个211得了,985还是得白天再梦。
突然,走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夹杂着压低的交谈:“杨教练晕倒了……快叫队医……”
于余套上外套冲出门,正撞见陈教练抱着急救箱从楼梯间跑出来。
“没事,快回去睡觉。”
陈教练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别担心小杨,这阵子他天天盯着你们的训练数据到凌晨,身体不舒服罢了,你赶紧休息恢复状态,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忙了。”
说完,他就急匆匆地跑走,只给于余留下一个背影。
被禁止跟去的于余站在走廊里看着陈教练消失的地方发呆。
这些年他也大大小小参加过不少比赛了,还是头一次见识到这样的“盛况”
。
奥运会……奥运会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才会让队里这些教练们,运动员们如此拼命。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是就只有站上那个颁奖台,看到国旗升起的那一刻,才会清楚呢?
*
夜里实在睡不着,于余干脆就开始骚扰同样在备战奥运会的王远梦。结果王远梦也没睡,两个人深更半夜地聊了半天。王远梦的状态也不算好,电竞国家队刚刚成立,他作为最小的队员实在没什么话语权,队伍每天都在磨合阶段,打起比赛来异常痛苦。
他俩不约而同都想到了之前那个夏天,他俩信誓旦旦地约定去奥运会。只是真的达成起来,万没想到会如此艰难。
只是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大概依旧还是走这条路,即使艰辛,但是最终桂冠的吸引力还是太大了。作为一名运动员,他们抗拒不了。
墙壁上的时间在一天天减去,训练场的地面开始从冻得梆硬慢慢化冻,于余的身高又抽条了一些,经过集训的训练,于余身上的体脂率变得很低,每一寸肌肉都蕴含着力量。如果让爸妈看见,估计都会感叹,于余现在的样子,真是有点大人的影子了。
这天,于余起床后打开宿舍的窗户,感受到窗外飘到他脸上的一丝热风,他就知道,奥运会真的要来了。
第65章抵达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