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难就不做了吗?正因为难,我们更要做,如果我们做成了,必定万古流芳。”
“这样,咱们先抓些兔子来,就用兔子练解剖和缝合,只要我们速度提上来,一定可以的。”
叶尘给大家打气。
谁不想万古流芳啊,太医们是又怕又想。
“干了,这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
院首拍板。
太医院隶属太常寺管理,院首去找现任太常卿王裕,申请兔子和打造手术器械。
叶尘继续研究起医书,古代条件太差了,但差也得做,不做就无法进步。
剖腹产的意义是重大的,以往难产就是等死,一尸两命,产妇在极致的痛苦和绝望中死去。
剖腹产至少目前能保住孩子的命,只要进步,就能把大人的命也保下来。
他不是圣人,也不想做圣人,但这些都是老祖宗啊,他想让老祖宗们活得更好一点,尽力了,起码无憾。
这天朝会,叶尘看医书累了,来上朝放松放松。
“楚国公,听说前几天,任城郡王小妾难产,你和太医把孩子保住了,咋保住的?”
百官好奇询问。
“剖腹取子,《青囊经》上记载的,事实证明能行,如果我们再熟练一些,速度再快一些,产妇少流一些血,产妇也是能保住的。”
“之所以难产,主要是胎儿胎位不正,就像人睡觉,有的人睡觉很老实,有的人睡姿千奇百怪,胎儿也是如此。”
“或者是因为产妇平时的活动习惯导致的,比如常蹲下,挤压导致腹中胎儿胎位移动,还有就是胎儿发育太好,比较大,也会难产。”
“难产绝不是什么不祥,如果我们攻克这个难关,那么就能保住很多胎儿和产妇,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叶尘给大家讲解。
“这要是成功了,生育率肯定还会上升,确实意义非常重大。”
“剖腹啊,那得多吓人,我只能说两个字——伟大。”
“。。。。。。”
百官议论纷纷,眼中带着敬佩。
“《青囊经》上记载着一种正胎位的手法,应该让天下医者皆学,如此,产妇可以常去找大夫检查胎位。”
“发现胎位不正,及时正胎位,防患于未然,那么将会减少很多难产之事发生。”
叶尘继续说道。
就是产检嘛,剖腹产技术不成熟,这个必须推广起来。
“陛下,此举大善,当召集天下医者赴长安学习。”
魏征立马举起笏板谏议。
“嗯,好,退朝后,中书省立马拟旨昭告天下。”
李世民点头同意。
“陛下,周至县上报,田间生出一种虫子,祸害秧苗,而且繁殖速度很快,若不及时遏止,恐怕会扩散开。”
柴绍起身汇报。
“嗯?诸卿有什么好办法?”
李世民眉头皱了起来,旱灾过去,安稳没两年,又来虫害。
“陛下,鸭子不喜吃草,可以放些鸭子到田里啄虫吃,就算周至县一县的庄稼废了,也好过虫害扩散开。”
“此外,可以让农科司尝试研究,能不能整出来什么毒药,能毒死虫子的情况下,又不会伤害庄稼。”
叶尘立马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