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去小说网>大宋枭途 > 第三百二十七章 解除后顾之忧求订阅(第3页)

第三百二十七章 解除后顾之忧求订阅(第3页)

詹度在名义上虽是燕京的军事主管,但驻扎在燕京的非常胜军的宋军仅有九千人马,与“三十万”

常胜军实在是无法相比。

因此,詹度要想全面掌控军权,就必须制服郭药师。

可郭药师又哪肯受制于詹度?

所以,两人关系日益交恶。

詹度与郭药师同知燕山府,即都是王安中的副手。

但谁是第一副手,朝廷并没明确,二人为此生了激烈争执。

郭药师认为,在赵佶的御笔手诏中,他有“节钺”

加衔,权力位置应该在詹度之上。

而詹度则认为,御笔上的排名顺序就是权力位置顺序,他的名字排在前边,郭药师的名字排在后边,这就说明他的权力职位应该高于郭药师。

(这其实是赵宋朝廷故意玩的一个小花招,目的是想让掌握兵权的詹度和郭药师相与牵制,防止他们一家独大,进而成为赵宋朝廷的威胁。)

詹度和郭药师谁也说服不了谁,冲突越来越尖锐。

王安中也无法调和,只好上书给朝廷,请赵佶来解决此事。

赵佶虽然也有点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的感觉,可他对此并没有太过反省,而是很草率的觉得守卫燕京离不开郭药师与常胜军,便下诏书将詹度与河间府知府蔡靖进行对调。

蔡靖是文官,性格沉稳,胸襟开阔,来到燕京后,他对郭药师坦诚相待;郭药师也很敬重他,飞扬跋扈的气势也有所收敛。

于是,燕山府的领导班子不团结的现象,暂时得到解决。

然而——

常胜军的兵权还是一直牢牢的掌控在郭药师手里。

……

完颜宗望亲自回到上京,将赵佶赐给张觉的御笔手诏、敕书以及诏命等宋朝文件,上报给完颜吴乞买,然后建议择机教训一下赵佶。

完颜吴乞买看了这些文件,当然也很生气——这些文件可以说是大宋勾结叛臣张觉的铁证。

但完颜吴乞买还是有些政治目光的,头脑也很冷静。

完颜吴乞买觉得,现在,耶律延禧还没有抓获,张觉也还没有抓获,西夏的态度也还不明确,鞑靼诸部也还没有完全解决,金国不能树敌太多,因此还不能交恶大宋。

至于怎样报复大宋,且留待以后再说。

完颜宗望想了想,觉得此时跟大宋交战,的确是时机还不够成熟——他对于大宋的军事实力还没有彻底摸透,尤其是对于郭药师与常胜军,宗望还有所忌惮。

回到平州前线之后,完颜宗望压住怒火,派人给燕山宣抚司送信说,中国既然已与我结盟,那么我来讨伐叛臣,你们应当给我粮饷。

王安中急忙上奏赵宋朝廷。

赵佶不想与金国关系破裂,更不愿触怒金军,于是下诏令燕山宣抚司运粮以给之。

燕山哪有粮食,没办法,他们只能去云地搜刮粮食,用以取悦金人,以欺能得到金人的友谊。

可赵佶君臣哪里知道,赵佶给张觉的手诏早已落入金国君臣手中,早已成为一个把柄。

而这个把柄,后来就成为金军南下入侵大宋的一个重要理由。

平州城被围困多日,都统张敦固依然不肯开城投降。

完颜宗望大怒,于是调来十万大军强力攻城。

直到平州城内弹尽粮绝,张敦固等人这才缴械投降。

金军占领平州后,完颜宗望对张敦固等人好言劝慰,并赦免其罪。

后来,趁完颜宗望有事回上京之机,张敦固等人重新占领平州,然后继续据城而守。

完颜宗望回来后,令完颜阇母率军再度攻城。

不久,完颜阇母便又将平州攻克,杀死了张敦固等人。

平州人很顽强,在金军破城之际,尚有数千名州民不肯投降,然后开城逃亡,倘若大宋及时派出援兵增援,未必不能挡住金人的攻击,那样,赵佶君臣可能就完成了完全收复燕云地区完全封锁胡人南下通道的愿望了。

完颜宗望占领平、营、滦三州后,获知张觉已逃入燕京,藏在常胜军中,于是派人持公文到燕山府,向王安中索要张觉。

王安中急忙上奏朝廷,请示如何处理?

赵佶下达密诏,让王安中将张觉隐藏起来,不要交给金人,就说不知道张觉哪里去了。

完颜宗望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当然不相信,遂派人继续跟王安中索要,并且态度很强硬。

王安中扛不住了,只好又请示朝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