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扬的到来,正好可以帮他分担压力。
而且,周扬是郑书记的“自己人”
,跟他搞好关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他绝没有任何想要架空或者为难周扬的想法。
那是找死。
他现在想的,是如何平稳地完成交接,如何尽可能地支持周扬熟悉工作,如何在自己退下来之前,站好最后一班岗,给市委和郑书记留下一个好印象。
“周区长,郑书记对我们清江的工作很关心,期望也很高啊。”
钱大勇转过头,对周扬说道,语气变得正式而客气。
“是啊,钱书记,我感觉责任重大。”
周扬连忙回应。
“别担心,慢慢来。”
钱大勇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
“区里的情况,我比较熟。有什么不清楚的,或者需要协调的,随时可以找我。我们班子很团结,大家都会支持你工作的。”
这番话,既是表态,也是安抚。
周扬心中稍定,诚恳地说:
“谢谢钱书记!我一定虚心向您和大家学习,还请您多指点,多帮助!”
“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钱大勇拍了拍周扬的肩膀。
“走,回办公室,我把几个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再跟你详细聊聊。”
两人并肩向办公楼走去,至少在表面上,展现出了一派和谐的景象。
而此刻,坐在返回市委车上的郑仪,闭目养神,脑海中却在复盘着刚才的调研。
周扬的表现,基本符合他的预期。
有冲劲,肯学习,但经验尚浅,需要磨练。
钱大勇的态度,也显得比较配合和识大体。
这为周扬在清江打开局面,创造了一个相对良好的开端。
但郑仪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矛盾错综复杂。
周扬能否真正驾驭局面,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而他这个市委书记,能做的,就是在关键时刻,给予必要的支持,但绝不会事事插手。
雏鹰,总要自己学会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