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要搞好团结。班子团结了,才能形成合力,才能干成事。这一点,你尤其要注意。”
这话看似是普通的提醒,但郑仪听出了其中的深意。
宋建华是在暗示他,接任后要注意平衡各方关系,不要搞“一言堂”
,要尊重本地干部,维持班子的和谐稳定。
这也符合宋建华一贯的执政风格。
“宋书记的指示非常重要,我一定牢记在心。”
郑仪郑重表态。
“团结确实是班子建设的生命线。请宋书记放心,我一定维护好班子团结,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把明州的事情办好。”
见郑仪态度端正,领悟到位,宋建华满意地点了点头。
流程性的谈话又持续了十几分钟,便愉快地结束了。
宋建华亲自将郑仪送到办公室门口,握手道别时,又低声补充了一句:
“郑仪同志,好好干。徐书记对你,可是寄予厚望啊。”
这话,既是鼓励,也更像是一种提醒——你的前途,最终掌握在徐书记手里。
郑仪心领神会:
“谢谢宋书记鼓励!我一定不辜负省委和徐书记的信任!”
离开宋建华办公室,郑仪的心情更加沉稳。
宋建华这一关,算是平稳通过了。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重头戏——面见徐志鸿书记。
与宋建华办公室外间总有等候的干部不同,徐志鸿书记办公室所在的楼层要安静得多。
周扬和徐书记的秘书在门外等候区低声交流着。
郑仪独自一人,在秘书的引领下,轻轻敲响了那扇厚重的实木门。
“请进。”
里面传来徐志鸿沉稳的声音。
郑仪推门而入。
徐志鸿的办公室比宋建华的更加简朴、肃穆。
他正伏案批阅文件,听到动静,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
“郑仪来了,坐。”
没有称呼“同志”
,直接叫名字,显露出不同于对一般下属的亲昵。
“徐书记。”
郑仪恭敬地问好,在徐志鸿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姿态端正,但并不拘谨。
徐志鸿放下笔,身体微微后靠,目光落在郑仪身上,带着审视,更带着一份长者对欣赏后辈的期许。
他没有立刻让郑仪汇报工作,而是像拉家常一样问道:
“明州今年冬天冷吗?老百姓取暖保障都到位了吧?”
“回徐书记,今年冷得比往年早一些,但市里提前做了部署,供热企业储煤充足,应急预案也完善,目前看民生保障没有问题。”
郑仪认真地回答。
“嗯,这就好。老百姓的冷暖是头等大事。”
徐志鸿点了点头,这才进入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