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留在村里,按户分配,让大伙儿过个肥年。剩下一半,我建议卖给城里工厂,换来的钱可以放在村里,用来修路、建学校、买农具。"
苏家屯村里一直都是没什么钱的,村里的各项设施,也都需要维修。
苏建国的这个建议,确实十分中肯。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窃窃私语。
苏建国注意到父亲微微点头,老书记则摸着胡子陷入思考。
"
卖给工厂?"
苏有田疑惑地问。
"
能卖出去吗?"
"
我在轧钢厂有熟人。"
苏建国自信地说。
"
野猪肉虽然不如家猪肥,但也是难得的野味。工人们常年吃食堂,肯定愿意换换口味。"
"
价格呢?"
村会计敏锐地抓住了关键。
"
市场价猪肉八毛一斤,野猪肉虽然瘦,但胜在稀罕。"
苏建国胸有成竹。
"
我可以谈到六毛一斤,六千斤就是三千六百块。"
"
三千六!"
会议室里一片惊呼。
这在198o年的农村,绝对是一笔巨款。
老书记的眼睛亮了起来。
"
要是真能卖这个价,咱们村的路就有希望了!"
"
不止路。"
苏建国趁热打铁。
"
还可以买台拖拉机,建个磨坊,甚至给学校添些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