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您的福!“
张大柱拍了拍身旁装满玉米的麻袋。
“这茬玉米长得特别好,一亩地能打八百斤!“
苏建国点点头,目光扫过忙碌的田野。
不远处,王老汉带着几个半大孩子正在捆扎玉米秆。
李叔家的媳妇和女儿配合默契,一个掰玉米一个装袋。
就连七十多岁的赵大爷也拄着拐杖在地头监工,时不时喊两嗓子指挥年轻人干活。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你们忙着,我先去山上看看大棚。“
苏建国重新蹬起自行车。
“回头有空再聊!“
离开热闹的庄稼地,苏建国沿着蜿蜒的山路向自家大棚骑去。
半山腰上,四座蔬菜大棚整齐地排列在向阳的坡地上。
苏建国把自行车靠在一棵老槐树下,快步走向大棚。
还没等他走近,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大棚里钻出来。
吴二埋汰扛着两桶水,正小心翼翼地给黄瓜苗浇水。
听到脚步声,吴二埋汰猛地抬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建国哥!“
他放下水桶,快跑过来,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你可算回来了!“
苏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
“辛苦你了,二哥。大棚情况怎么样?“
“好着呢!“
吴二埋汰兴奋地拉着苏建国往大棚走。
“黄瓜苗都开花了,有的还结了小黄瓜纽儿!西红柿苗也蹿得老高,我天天都按你说的,早晚各浇一次水。。。“
走进大棚,一股温暖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与外面秋日的凉意形成鲜明对比。
苏建国蹲下身,仔细检查每一株菜苗。
黄瓜藤已经爬上了支架,嫩黄的小花点缀在绿叶间。
西红柿苗挺拔健壮,叶片油绿亮。
韭菜和小葱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不错,真不错!“
苏建国满意地点点头,转头看向吴二埋汰。
“你照顾得很好,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吴二埋汰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傻笑着。
“建国哥教得好,我都记着呢。白天掀草帘,晚上盖严实。浇水要浇透但不能涝;温度高了就通风。。。“
苏建国正要再夸几句,突然注意到吴二埋汰浓重的黑眼圈和青的眼眶。
这个憨厚的汉子明显憔悴了许多,眼睛里布满血丝,脸色也比上次见面苍白了不少。
“二哥,你最近没睡好?“
苏建国皱眉问道。
“是不是住不习惯?“
吴二埋汰连忙摆手。
“没有没有,住得可好了!建军媳妇天天给我送热乎饭,比我在之前要饭时强多了!“
“那你这黑眼圈是怎么回事?“
苏建国不依不饶。
“是不是晚上太凉了?我在给你拿套被褥过来?“
吴二埋汰低下头,支支吾吾的说。
“不是。。。是。。。是野猪。。。“
“野猪?“
苏建国心头一紧。
“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