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香在心里快计算着。
一个人一个月能挣15块,十个人就是15o块。。。
她不禁有些心疼。
苏建军倒是很支持。
"
哥说得对,现在大棚是关键时期,不能因为人手不够耽误了收成。"
消息一传出,整个苏家屯都轰动了。
五毛一天的工钱,还管饭?
这可比种地强多了!
张大柱第一个跑来报名,紧接着是王老汉家的两个儿子,李寡妇的闺女。。。
不到半天,报名的人就过了三十个。
苏建军按照哥哥的要求,优先选择了那些家里困难、干活踏实的村民。
第二天一早,十个新招的工人就在大棚前集合了。
苏建国亲自给他们分配任务:
"
张大柱,你带两个人负责一号棚的黄瓜。李家兄弟,你们管二号棚的西红柿。王婶,你带着闺女管三号棚的叶菜。。。"
吴二埋汰站在一旁,看着突然多出来的帮手,笑得合不拢嘴。
他再也不用一个人从早忙到晚了。
苏建国把弟弟和吴二埋汰叫到一边。
"
建军,你负责总体协调,每天早晚检查一遍各个棚的情况。二哥,你经验丰富,多带带新人,特别是温度控制和浇水这些关键技术。"
两人连连点头。
苏建军突然想起什么。
"
哥,那拖拉机。。。"
"
先用着运肥料和工具。"
苏建国说。
"
等菜上市了,有你忙的。"
接下来的日子,大棚里的工作井井有条。
新人们很快掌握了基本技能,在吴二埋汰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判断土壤湿度、如何防治病虫害。
苏建军每天骑着自行车在四个大棚之间巡视,记录作物生长情况。
。。。
处理完苏家屯的事情,
苏建国蹬着自行车回到了四九城。
推开四合院的大门,院子里静悄悄的。
只有老槐树的叶子在微风中沙沙作响。
苏建国把自行车靠在墙边,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
秀兰?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