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村子跟你老家像吗?”
陈露踢着路边的小石子问。
“有点像。”
邢成义望着远处的玉米地,“我老家也有这样的玉米地,夏天傍晚能听见青蛙叫。”
“那你想老家吗?”
“还行。”
邢成义扯了扯嘴角,“我妈每周给我打一次电话,说家里的花生快熟了,让我培训结束回去帮忙收。”
其实他昨晚还梦到老家的院子,奶奶坐在门槛上剥花生,阳光落在她的白上,亮闪闪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露没再追问,只是说:“等培训结束,我也得回老家一趟。我妈说给我介绍了个对象,让我回去见见。”
她说着红了脸,赶紧转移话题,“你剪了头,明天李老师的课上肯定精神。对了,明天要讲投诉处理的升级案例,听说挺难的。”
“嗯,我昨晚把笔记翻了一遍。”
邢成义剥开一颗泡泡糖塞进嘴里,甜味在舌尖散开,他试着吹了个小泡泡,啪地破了,糖渣粘在嘴角。
两人并肩走着,影子在水泥路上一前一后地晃。远处培训基地的宿舍楼已经能看见,有人在操场上打篮球,喊声顺着风飘过来。邢成义看着手里的泡泡糖,突然觉得,虽然这里的玉米地、老槐树都像老家,但好像也有了点不一样的意思——比如剪头时张师傅的推子声,比如陈露递过来的冰红茶,比如李老师讲课时眼里的光。这些东西攒在一起,让“他乡”
慢慢有了点“落脚地”
的感觉。
快到基地门口时,邢成义把最后一颗泡泡糖分给陈露:“尝尝?能吹泡泡的那种。”
陈露接过去,小心翼翼地剥开,两人站在门口,对着夕阳比赛吹泡泡,一个接一个的透明泡泡在风里飘着,刚飘到半空就破了,却把两人的笑声留在了风里。
回到宿舍时,同屋的老王正对着镜子比划领带——他明天要参加前厅礼仪的抽查,据说李湘老师对领带系法要求特别严,必须是标准的“温莎结”
。见邢成义推门进来,老王赶紧招手:“成义,快来帮我看看,这结是不是太松了?我系了三遍,总觉得歪歪扭扭的。”
邢成义走过去,伸手帮他把领带中间的结捏紧:“你把左边的带子拉得再长点,交叉的时候别着急绕,先把角度对正。”
他边说边示范,手指灵活地把领带绕了两圈,最后轻轻一拉,一个挺括的温莎结就成了。老王看着镜子里的领带,惊讶地睁大了眼:“可以啊你!什么时候学会的?”
“上次李老师讲礼仪课,我记了笔记。”
邢成义从抽屉里翻出笔记本,上面画着领带系法的步骤图,旁边还标着“绕两圈比绕一圈更显精神”
。其实他以前从没系过领带,老家的人出门要么穿夹克,要么穿布鞋,哪用得上这讲究。但上次李老师说“前厅服务员的形象是餐厅的脸面,领带系得歪歪扭扭,顾客会觉得你对工作不上心”
,他就特意对着视频练了好几天。
“还是你用心。”
老王摸着领带感慨,“我总觉得这些都是花架子,能把菜端稳就行。现在才明白,李老师说的‘专业’,不光是做事,连穿衣戴帽都是。”
他顿了顿,又说,“对了,刚才陈露来问你在不在,说她侄女给她了微信,问泡泡糖什么时候带回去——看来你那包泡泡糖让她记心里了。”
邢成义耳根有点热,赶紧岔开话题:“明天讲投诉升级案例,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提到这个,老王立刻愁起了脸:“听说有个案例是‘顾客在菜里现虫子,要求十倍赔偿’,我要是遇上这事儿,估计得吓懵。”
“别慌,李老师说过,这种时候先别想‘赔不赔偿’,先把‘虫子是不是真在菜里’搞清楚。”
邢成义翻开笔记本,指着昨天记的重点,“要是虫子是从外面带进来的,比如顾客的包上沾了,就委婉提醒;要是确实是后厨的问题,就按‘道歉+解决+补偿’的步骤来,实在解决不了就找经理。”
老王看着他的笔记,突然笑了:“你这笔记比教材还清楚,回头借我抄抄?”
“不用抄,我给你拍下来微信。”
邢成义拿出手机,刚要拍照,就听见走廊里传来陈露的声音,她在喊“大家快来看,李老师在操场那边教大家叠餐巾呢”
。
两人赶紧跑出去,只见操场边的石桌上铺着块白色餐巾,李湘正站在石桌前,指尖捏着餐巾的一角,轻轻一折,原本平平无奇的餐巾就成了一朵郁金香的形状。周围围了十几个学员,都拿着餐巾跟着学,有人折得歪歪扭扭,像朵蔫了的花,引得大家笑个不停。
“叠餐巾看着是小事,其实是给顾客的‘第一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