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口处,张侍卫长正对着苏培盛拱手,脸上满是为难:“苏总管,不是奴才拦您,太医院的规矩写得明白。”
“封宫期间,除了送医送药的,谁也不能进。您看……”
苏培盛捧着圣旨的手紧了紧,心里也犯嘀咕——来之前光顾着高兴,倒把这封宫的规矩忘了。
他瞥了眼身后捧着赏赐的小太监,又想起养心殿里皇上那番“务必把恩旨送到”
的吩咐,脑子飞快转起来。
“张侍卫长,”
苏培盛忽然笑了,声音里带了几分活络,“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眼下这光景,谨嫔娘娘刚诞下龙子,皇上的恩旨若是送迟了,显得咱们办事不利索。”
“再说,六阿哥还小,总不能让娘娘抱着孩子来门口接旨吧?”
张侍卫长也犯了难,挠了挠头:“那依总管的意思?”
“特事特办。”
苏培盛拍板道,“您派个弟兄进去,叫储秀宫的人出来一个,就在这宫门口听旨。”
“咱家宣完旨,把赏赐交了就走,绝不多待,也不进这宫门半步,成不?”
这话说得在理,张侍卫长琢磨着没违了大规矩,便点头道:“成!那我让小李进去传话,让他们派个妥当人出来。”
不多时,小海子跟着小李匆匆跑到宫门口,见了苏培盛忙打千:“给苏总管请安!”
“我家小主刚生产完,身子不便,让锦绣姐姐出来听旨,成吗?”
“成,谁来都一样,只要把皇上的意思带到就行。”
苏培盛摆了摆手,又对身后的小太监道,“都站好了,别失了规矩。”
片刻后,锦绣提着裙摆快步走来,到宫门口便跪下,隔着半扇开着的宫门叩:“奴婢锦绣,代我家小主接旨。”
苏培盛展开圣旨,尖细的嗓音在宫门口回荡: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惟璇闱翊化,实资淑德之贤;麟趾征祥,允赖匡勤之效。
咨尔储秀宫谨嫔安氏,秉性温婉,持躬敬慎。
侍奉宫闱,克娴内则;诞育龙嗣,延嗣国本。
更于时疫流行之年,殚精竭虑,佐太医院研制方药,解疠瘼之厄,惠及黎庶,功在社稷。
朕心嘉悦,深堪褒扬。
兹以覃恩,特晋封尔为谨妃,赐居储秀宫正殿。
赏东珠十颗、赤金百两、云锦杭绸各百匹、暹罗燕窝并长白山老山参各百斤,以彰荣宠。
储秀宫上下宫人太监,各晋一级,赏银二十两,共沾庆泽。
皇六子钟祥毓秀,为朕登基后得麟儿,赐名弘礼,冀承祧延绪,克绍箕裘。
于戏!荷天眷而膺显秩,益修儆戒之忱;履荣膺而笃忠勤,永迓鸿禧之集。钦哉。
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