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旭继续制作小木车,这是一辆越野车造型的儿童玩具车。他仔细测量着尺寸:长一米,宽八十厘米,高二十厘米。
木屑在阳光下飞舞,他专注地打磨着木头,一点一点将车身的形状雕琢出来。汗水顺着额角滑落,却浑然不觉。
巧云在旁边处理洋姜,准备腌制。她时不时抬头看一眼专注工作的丈夫,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
傍晚时分,艳凤叫巧云去挖野菜。这段时间荠荠菜长得正好。
等她们回来时,钱旭已经将车身的大体框架完成,只剩下细节打磨和安装轮子。木头的清香在院子里弥漫。
他找钱父帮忙锯了五截橡木,准备做轮胎和方向盘。木头的纹理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二舅家你不打算去了?”
钱父一边擦拭着锯子一边问道。
“太远了,不想跑。”
钱旭摇头,将木头整齐地堆在屋檐下。
夜幕降临,钱旭决定改天再继续制作小木车,今天的工作告一段落。
转眼到了大年初五,年味渐淡,亲朋好友都散场了。
钱旭打算请村支书韩西安一家吃饭,巧云也觉得合适。她开始准备食材,厨房里传来切菜的声音。
让人意外的是,中午时他表哥徐智一家来拜年了。他们带来了一些特产,还有孩子们爱吃的糖果。
钱旭对这个表哥印象还不错。小时候经常见面,后来他去县城读书就少见了。两人相谈甚欢,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
带着徐智一家在村里转了转,聊了这些年的经历。村里的变化不小,但依旧保留着乡村的淳朴气息。
徐智对钱旭的变化感到震惊,这个表弟已经完全不同于从前。他的眼神、谈吐都变得沉稳了许多。
吃过午饭,徐智一家告辞去看他媳妇娘家人。临走时,两家人约定要常来常往。
晚上,韩西安一家来访。韩莺早早就跑来找巧云玩了,两人在厨房里说说笑笑。
“你这院子够漂亮。”
韩西安进门就赞叹,目光在整洁的院落中扫视。
“随便弄弄的。”
钱旭笑着说,带着客人参观。
韩西安看到阴沉木家具,不由得摸了又摸,爱不释手:“这就是你捡的阴沉木做的?”
“对,包括书房那张桌子。”
钱旭点头。
韩西安暗暗感慨,这小子眼光确实不一般。家具的做工精细,显示出主人的用心。
“韩叔,听说您毛笔字写得好,能不能赏我一幅大作?”
钱旭问道。
“没问题。”
韩西安答应得痛快,眼睛一亮,“瞧这镇纸真是绝了,送我一对如何?”
“您喜欢就拿去。”
钱旭笑着说,起身去取文房四宝。
韩西安挥毫泼墨,一《蝶恋花》跃然纸上。笔锋遒劲,字体飘逸,显示出深厚的功力。
“韩叔这水平,这字简直堪比大师。”
钱旭由衷赞叹。
“哪里哪里,就是模仿前人罢了。”
韩西安谦虚道,但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酒足饭饱,韩西安拿着镇尺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你不请村长?”
巧云收拾着碗筷问道。
“当然不请。”
钱旭摇头,语气坚决。
“那就好,我也不想看到钱江来家里。”
巧云点头赞同,脸上露出释然的表情。
“等这阵子过后,咱们一家去碧溪上游钓鱼野餐吧。”
钱旭提议道,“那里银鳞鱼不少。”
钱旭将最后一个盘子擦干,动作轻柔地放回碗柜。他拿起浴桶走进屋内,插上热得快准备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