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旭和巧云两人说笑着往红薯地走去。田间小路两旁,高粱已经收割完毕,只剩下零星的秸秆在风中摇曳。远处,几只麻雀在稻草人上跳来跳去,不时出清脆的叫声。
来到地里,钱母和大嫂徐艳已经开始干活了。两人弯着腰,手上的动作麻利,一个挖,一个捡,配合得天衣无缝。晓霞带着几个侄儿在地边玩耍,欢快的笑声不时传来。
“妈,我来吧。”
钱旭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从钱母手中接过锄头。
钱母直起腰,揉了揉酸痛的后背:“行,你小心点,别把红薯弄伤了。”
难得的是,她今天没有像往常一样数落钱旭。
钱旭挥动锄头,对准红薯根部轻轻一挖。泥土翻开,露出五六个红薯,个头都不小,表皮光滑,看起来品相不错。
“今年的产量不错。”
钱旭满意地点点头,一边挖一边说道,“妈,明年咱们换种里外黄吧,我去买种子。这白薯口感太一般了。”
“我早就想换了。”
钱母叹了口气,“就你爹嫌贵不肯买,说什么一斤种子要一块钱,太贵了。”
“那就让我来,保证买最好的种子回来。”
钱旭信心满满地说,“咱们也该改良改良品种了。”
一锄头下去,又是几个红薯露出了地面。钱旭干得起劲,这种丰收的喜悦让人忍不住想要多干一会。秋日的阳光洒在身上,带着几分暖意。
“照这产量,估计能有一千五百斤一亩。”
徐艳笑着说,手上不停地将红薯装进竹篮,“能打不少粉呢。”
他家承包了一大片地养红薯,按这个产量算下来,能有八千斤左右。打成粉之后,除了自己吃的,还能喂不少猪。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太阳渐渐西斜,钱父他们从青松岭那边回来帮忙背红薯。钱峰一边干活一边感叹:“这些红薯加起来,还不如你捡的那几根烂木头值钱。”
“那能一样吗?”
钱旭笑着反驳,“我那些可是在地下埋了几千年的宝贝,每一根都价值连城。”
“爸,那个阴沉木树根我一会帮你搬回去。”
钱旭对钱父说道。那根树根虽然不大,但分量不轻,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
钱父点点头,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
夜幕降临,一家人吃过晚饭,钱旭突然说道:“明天我想去挖点蕨根。”
巧云转头看他:“怎么想起这个了?这个时节去挖蕨根?”
“想吃凉拌蕨根粉了,那味道真是绝了。”
钱旭回忆起那种独特的口感,不由得咽了咽口水,“上次在镇上吃的,一点都不正宗。”
“行啊,你去挖吧,到时咱们搞个粉丝工坊。”
巧云笑着应承,“反正这段时间也没什么农活,你要是能挖到,我就给你做。”
第二天一早,钱旭就拿着锄头去了青松岭。
正午时分,钱旭拿着一筐子的蕨根回到家中。他的裤腿上沾满了泥土,显然是花了不少功夫。
“这些能做多少粉?”
他指着堆在屋里的蕨根问道,脸上带着期待的神色。
巧云蹲下身仔细查看了一下:“大概十五六斤才能出一斤粉。这些应该能做个三四斤吧。”
“那就这样吧,够吃了。”
钱旭放下篮子,深吸了一口气,“中午吃什么?好香啊。”
“香椿炒腊肉,最后一点香椿了。”
巧云的声音从厨房传来,伴随着油锅翻炒的声响。
钱旭正在院子里晾晒红薯干,远远看见村支书韩西安迈着大步走来。韩西安身材魁梧,穿着一件洗得白的中山装,脸上带着些许风尘。
“韩叔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