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锅盖宽敞,但只蒸了六个,剩下的准备明早加面粉烙饼。蒸笼里很快升起白气,浓郁的玉米香飘满整个厨房。
十多分钟后,浆粑馍馍出锅了,金黄诱人,带着淡淡的酸味和玉米香。钱旭咬了一口,粗糙的口感中带着玉米香,第一口觉得不错,第二口就有点腻味,第三口就完全不想吃了。
“还是老味道啊。”
钱旭感慨道,想起小时候经常吃这个充饥的日子。
“这会儿没胃口了吧?”
巧云笑着打趣,眼角眉梢都带着幸福的笑意。
这本就是穷人无奈之下想出来的吃法,能好吃才怪。但现在生活好了,偶尔吃一次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今晚少吃点,明早烤脆了会更好吃。”
钱旭摇头说道,把浆粑馍馍放到一边。
巧云又炒了两个菜,一个青椒炒肉,一个炒青菜,晚饭就算完成了。饭桌上,钱旭掰了一小块浆粑馍馍喂给晓霞。
小丫头嚼了一口,表情立刻变了,像是吃了什么苦药似的,勉强咽下去。当钱旭要喂第二块时,她使劲摇头:“不吃!”
说完跑到一边去了。
“才多大就开始嫌这嫌那。”
钱旭笑道,不过也不怪女儿,这东西确实不好吃。
第二天早上,巧云把剩下的浆粑加面粉烙成金黄酥脆的饼,把昨晚剩的浆粑馍馍切薄片油炸酥脆。厨房里飘着诱人的香气,连晓霞都坐不住了,在门口转来转去。
“这才是正确的吃法。”
钱旭咬了一口酥脆的饼,满意地点头。连晓霞都能拿着饼啃得津津有味。
吃完早饭,钱旭提着电锯寻父亲,说了要在青松岭盖小木屋的事。钱父看着儿子手里暗红色的柴油锯,好奇地问:“这锯子有多厉害?”
“让你们瞧瞧这玩意儿多猛。”
钱旭搬来一根三十公分粗的烂红椿树,架在石坎上。拉动启动绳,轰隆隆的声音响起,链条飞转动。
他加大油门让锯子转了一会儿,然后开始锯树。昂昂几声,几秒钟就放倒了这棵壮实的红椿。木屑纷纷扬扬地落下,空气中弥漫着木材的清香。
“这下懂了吧?人力砍半天都砍不倒的大树,油锯十秒钟。这就是现代工业的力量。”
钱旭笑着说。
钱父双眼亮,丢下手里的馍馍迈步过来:“这么厉害,让我也试试。”
他像个孩子似的,迫不及待地想尝试这个新玩意。
“这是油门,这是扶手,注意别伤到手。”
钱旭仔细指导了一番,把锯子递给父亲。他帮忙把红椿树架好让父亲练习。
看着这么大的树轻松就给锯倒,钱父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就像得到了新玩具的孩子。他又接连锯了好几根木头,等院里的木头全部搞定。
“真快啊,这工具一天能搞定几百根木头,足够家里用一整年。”
钱父爱不释手地摸着锯子,又问:“咋就不动了呢?”
“我来。”
钱旭接过锯子,演示了关机步骤和注意事项。等锯子停下,钱父反复打量几次:“真不错,要是烧炭有这把锯子,那得多快啊。”
“爸,这工具归你了。”
钱旭把锯子递过去。
“真给我?”
这次钱父没推辞,可见是真喜欢这个“大玩具”
。他的眼睛亮得像星星。
“当然,算作你帮我搭建木屋的报酬吧。”
“那我收下了。”
钱父接过锯子,又看了看,让钱旭教他开启。试了两次后满意地笑了,像个得到心爱玩具的孩子。
他轻轻放下锯子说:“我这就准备家伙什,咱们去青松岭建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