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奈何不了我。”
钱旭胸有成竹,“我这位置在街口,他就算换地方也没法形成合围之势。”
他之前一直不声张要开收购站,就是为了打这一仗。要是让徐九德提前有了准备,效果就打了水漂。
“高!实在是高!”
钱父赞叹不已,眼中满是欣慰。
等到傍晚收摊,钱旭开始盘点今天的收获。阳光斜斜地照进店里,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低价药材如狗腥草、山羊参等收了五百多斤,中等价位的金银花、玉竹一类有一百来斤,高价的灵芝之类收了不到三斤,而且都已经转手给了徐九德。
孙帆在一旁认真地记着账,不时抬头请教钱旭。虽然他年纪比钱旭大,但现在是打心眼里佩服这个年轻人。
按目前的行情,这些货物能赚三十块左右。要是按徐九德之前的收购价,能赚五十块。
青河镇每月有九天赶集,除了赶集日,平时生意寥寥。夏秋两季每月能赚三百多,春冬季节就差很多了,算下来一个月怕是连百块都赚不着。
综合算下来,收购站一年能赚两千左右。若是往后垄断市场,涨点价格,说不定能到三千。
小店今天流水一百二,因为做活动,利润也就二十块左右。小卖部跟收购站绑定,主要靠收山货带来人流,一年下来能赚一千五左右。
两项加起来,一年净利润能有三千块。
“这数目有点离谱啊?”
钱父看着算出来的数字,惊讶得合不拢嘴,“咱们明明收购价那么高,卖东西还打折,怎么还能赚这么多?”
钱峰也瞪大了眼睛:“老弟,你是不是算错了?”
“没错。”
钱旭摇头,一边整理账本一边解释,“整个青河镇两万多人都在咱们这儿卖山货买东西,这赚头已经少得可怜。徐九德以前一年光收山货就能赚三四千呢。”
这年头做生意其实不难,难的是有本钱。要不是重生一次,钱旭光想靠打猎攒本钱起码得熬七八年。
“怪不得那狗东西这么嚣张。”
钱峰咬牙切齿地说,想起徐九德以前的作为就来气。
钱父这才明白为什么钱旭总说种地赚不了钱,原来做生意能赚这么多。他看着儿子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欣慰,却又带着几分担忧。
“不过你可别学徐九德那样。”
钱父看着钱旭叮嘱道,“咱们赚点够用就行,普通人日子也不好过。”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你有钱了可别学那些人在外面乱搞,要是敢对不起巧云,我非打断你的腿不可。”
“爸,你想多了。”
钱旭无奈地摊手,“孙帆还在这儿呢,给我留个台阶下呗?”
“我管那么多,反正话放这儿了。”
钱父板着脸说,“就算你成了亿万富翁,敢乱来我也打断你的腿。”
“放心吧。”
钱旭笑着保证。开收购站和小卖部只是为了筹备养鱼的资金,根本不是他的主业,自然不会狠狠涨价。至于对不起巧云,那更是想都别想。
“这就对了。”
钱父点点头,脸色这才缓和下来,“那咱们收拾东西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