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蹦子出了院子之后,柱子放声大笑:“这鬼精的,还到咱这打探消息了!”
“正常,现在谁不惦记海肠,捞上来就是钱啊!”
说到海肠这事儿,王强便跟大家透个底。
“今年咱们得大干一场,风一来了,我这可是憋了大招的。”
柱子刚回来,什么都还不清楚,他询问的时候,魏德彪站出来显摆了。
“回头跟我去工厂看下,工具我都置办好了!”
“啥工具?”
柱子追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知道,请听下回解说!”
“蛋疼,快带老子去看看!”
几人抬腿就往院门外边走,刘雪莲赶忙提着袋子追了上去。
“柱子,你们等一下!”
刘雪莲将袋子递了过去,笑道:“把这个带走!”
“什么呀?”
看到袋子里的烟后,柱子嘿嘿一笑:“这个好,那我就不客气了!”
其他几人明白这是回礼了,也都收下了。
王强看着院子里杂七杂八的东西,不免感叹:“哎,还是不能免俗啊!我说不办了,咱爹非要整。”
“不办咋整,光往外送钱?”
刘雪莲心里门清,以后人情往来可是一笔大的支出。
谁家要是办事你不去,那就是要落下话柄的。
转天一早王强就起床打开了院门,置办流水席的厨子们很快就来了。
院子里放了音乐,气氛一下就来了,住的比较近的本家亲戚很快就到来了。
半上午的时候,亲戚们大部分都来了,到了上礼的环节。
鱼池边上支了一张桌子,负责写礼薄的是村里的会计。
亲戚们上的礼金一般都是五十,多的有一百,极少数的还有二十的。
村里风俗礼金向来不重,大家都是延续多年前的礼金往来。
“老刘五十!”
“二拐子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