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几乎没有考虑。“穆王。”
“为何?”
“臣女做了穆王妃,便可为家中妹妹们撑腰了。”
谁人还敢说他们家风不正,谁人又敢说他们家中姑娘不好?“也能为初嫁的姑姑、姨妈们撑腰了。”
“既然如此,你便留在京中吧。”
如此,穆王继妻之人便定了。“关夫人的账算的不错,你抽空去多同她学学。”
她跪地谢恩,“臣女谢皇后娘娘赏赐。”
“你叫什么名字?”
“臣女闺名杏儿。”
“好名字。”
《山海经》记载:灵山之下,其木多杏。杏又可入药,味酸、甘,性温。归肺、心经,润肺定喘、生津止渴。
瑯姚听闻皇后娘娘在御花园复选秀女后,匆匆便来了。宁安看着她笑道,“你来的刚好,瞧瞧咱们的穆王妃。”
瑯姚到底年岁小,掩饰不了情绪。她道,“已经定了?”
宁安微微挑起眉尾,“难道贤妃有更好的人选?”
瑯姚入宫之时,唐夫人将身边的陪嫁侍女给了她,除此之外,宫中按照位份,又给她配了两个贴身伺候的侍女。唐夫人的陪嫁侍女姓曹,她唤一声曹姑姑;两个贴身伺候的侍女,一名银杏,一名雪梨。
瑯姚听不出喜怒,只觉得她似笑非笑,也不敢草率回答。她不自觉地的看向长姐。
阿朱将剥好切好的枇杷端给宁安,“娘娘,这是齐鲁之地的白玉枇杷,齐州知州送来的,您尝尝。”
枇杷润肺止咳,清除胃火,有助于增进食欲。这几日天热,皇后什么都不想吃。不吃饭,便喝不下去药,喝进去的全都吐出来了。
宁安叉起了一块,柔软多汁,酸甜适口。“本宫吃不了多少,这些枇杷风味极佳,送些去给爹娘。”
阿朱笑道,“太上皇与太后哪儿已经送过去了。”
自皇上登基,两人便带着些人,搬去了原先的摄政王府,一个月回宫住几日。
宁安这几日胃疼,什么都不想吃,吃不下。吃了一口就放下了,她看向瑯姚笑道,“你可是想让你的姐姐为穆王妃?”
瑯姚忙跪下,“臣妾不敢。”
瑯嬛也跟着跪下。此时,一众秀女才知晓,她的妹妹是贤妃,各个眼中脸色神色不明。
宁安淡淡道,“没什么敢不敢的。”
她看着瑯嬛,“只是怕你姐姐不愿意。”
瑯姚从不是善言之人,她嘴唇抖动半日,都想不出一句话。倒是瑯嬛膝行想起,伏于地下。“皇后娘娘恕罪,臣女,臣女在宁州之时得皇上相救,已经芳心暗许,不愿嫁与他人。”
宁安始终含着笑,“不愿嫁给旁人,那是要嫁给皇上吗?”
“臣女不敢,臣女只想伺候在皇上身边,断断不敢用嫁字。”
她得内衫已经湿了,嫁一出口,她便后悔了,她清楚,只要她敢说出嫁这个字,一旁得嬷嬷便会狠狠得教训她一炖。嫁娶二字,是明媒正娶才可用的,秀女只是妾。
宁安道,“既然对皇上一往情深,那边入宫吧。”
她顿了顿,“只是你如今年岁大了,又是贤妃的亲姐姐,位份高了旁人难免不服,便从采女开始吧。”
“臣女叩谢皇后娘娘。”
瑯嬛坦然接受。有一个妃位的妹妹,便是位份最低也不怕宫女太监欺凌了。不过是一个位份,她不会永远只是一个采女。
宁安给了瑯嬛恩赏,允她同瑯姚同住。瑯姚开心的不得了,不等女官来布置装饰,便拿着自己的东西,让白果与雪梨将房间打扫干净,置办好。
徐秀儿也留下了,不是因为入选,而是宁安见她为人坦诚,同她聊天愉快,特意多留了她几日。徐秀儿同她说了自己有心爱之人之事,宁安道,“你让他好好科举,考中了,本宫让皇上给你们赐婚。”
徐秀儿听的是又开心又害羞,她自不会奢望什么赐婚,只是能嫁给心爱之人的欢欣。她同宁安絮絮,说着他,说起他的妹妹,说起他的父母。“皇后娘娘,您不知道,他父母恩爱一辈子,两人只有彼此,我就想,他们教养出的孩子,一定也同他们一样。”
她眼中闪着期待的光,“我就想,苦些就苦些,我也不是每日都要吃肉,每日都要有好茶配好的点心,我也是可以吃糠咽菜的。我就想,身体上的苦算不得什么,若是能同他父母一般,一生只一人,彼此相互尊重,便足够了。”
她不贪心,她知晓世事没有十全十美,甚是两全其美都很少,所以她不求权势不求富贵,她甚至早早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只想要寻得一人,举案齐眉,相守一生。
宁安道,“你心思倒是简单。”
徐秀儿道,“我就是个简单的人,没什么本事,我也不想那么多。”
她很清楚自己,也承担不起爹娘过多的期望。“我不是不顾爹娘弟妹,我只是有那么一点点自私。”
她捏着手指,“我只是想多为自己打算打算。”
入选了又能如何,她不觉得她会快乐。即便是说她自私她也认了,她只是不想过娘的日子,也不想自己日后的孩子,同她一样,同她的弟弟妹妹一样。